木棉花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广州的这些桥,成了新打卡点广州日报
TUhjnbcbe - 2023/2/27 10:27:00

随着越秀区海珠广场改造的逐步完成以及海珠广场灯光秀,让此地成了不少广州市民的网红打卡点。日前,记者走访发现海珠桥桥底的改造也即将完工,多幅文化墙精彩亮相,灯光重新铺设,多元素彰显广府特色。与此同时,广州不少被市民诟病许久的桥下空间,经过一轮微改造,也充分被利用起来提供给市民休闲娱乐使用,譬如中山一立交镶嵌“城市地标”、*埔立交建立港湾式公交站,临江大道琶洲大桥底化身观景台,桥底空间在微改造中变得越来越受市民喜欢。

特写

海珠引桥

微改造后成为街坊网红打卡点

“帮我们一家三口拍个照可以吗?”在走访的过程中,一位推着婴儿车的妈妈陈女士看到记者拿着相机在拍照,便提出了这个请求,在采访中,她向记者介绍说,自己住在附近的泰康路,经常过来江边散步。“这个改造的地方属于海珠桥的引桥部分,之前的桥下的几间房都是进行封闭的,给环卫工堆放保洁的工具,两三间日常拉着厚厚的卷帘门,最边上一间没有门,堆放着地砖、旧家具等杂物。改造之后,我们觉得十分具有文化气息,适合一家人在此散步。”

据了解,此前海珠桥下平方米的空间杂乱,桥底墙体围合,空间功能单一,过道狭窄,只具有通过功能,无休憩空间,无交互功能。为此,在今年5月份招标的海珠广场及周边景观绿化工程中,就特别指出要对引桥的桥下空间进行升级改造。

海珠广场地铁出口的楼梯处做了亮化,给夜晚增添了几分浪漫。

记者走访发现,如今桥下的隧道不仅有通行的功能,墙上还绘画了广州作为通关人口的贸易场景,有世界各地的客商、帆船、瓷器、西关花窗、飞鸟和骆驼等元素,共同描绘出当时广州作为全国唯一通商口岸的繁华盛世景象。在隔壁的桥下休闲广场,有着另外两幅文化墙,一面是本地的地标建筑物,有广府牌坊、赤岗塔、解放纪念碑、五羊雕像和中山纪念馆,古色古香。另外一面则是解放*进入广州城的场景画,*民共贺广州解放的重要时刻。第三条廊道的两面都是有关于广州市花——木棉花,在阳春三月绽放的盛况,与现在海珠广场花草树木焕然一新的绿化景观交相辉映。

其次,在中间的休闲广场处,还有8根四方柱子一字排开,富含纪念国庆元素。休闲广场中间增加憩息场所,有四张*色的五叶花瓣椅子供给路过的市民休息。新装的灯光也偏向暖色调,对行人十分友好,桥底的地上还有七彩变化灯光,像是小型的灯光秀一般,有不少小孩子在这里嬉戏玩闹。打通现状围合的墙体后的海珠桥桥底空间变得通透宽敞,并被赋予市民休憩娱乐桥底新的功能。

与*府官方之前招标的设计效果图相比,记者还发现之前提及的金色“树枝”包围着桥柱,像榕树根系一般缠绕的装潢设计并没有实现。在灯光方面,也只是实现了下层地板灯光的铺设,据现场的施工人员介绍说,目前基本已经完工,暂时不会有新的改造。

海珠引桥下”盛开“的木棉连廊引起不少市民争相前来打卡。

经常来海珠广场散步的罗叔在逛完桥底后,就向记者表达了自己的建议。“我们逛海珠广场的东、西广场,都是没有厕所的,如果在桥底能有设立厕所,补充这方面的设施,也是能够方便到市民如厕的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改造连同紧挨着的海珠广场地铁A出口的上下楼梯处也做了相应的亮化,此前这个位置被许多市民投诉因为路面漆黑看不到台阶,导致扭脚摔跤的情况屡次出现。

临江大道琶洲大桥底

拆除违建化身观景平台

在琶洲大桥北岸桥底即临江大道与科韵路交会处,有一处临江的观景平台,傍晚时间,不少市民在此散步纳凉,还有的家长带孩子来玩模型飞机。家住街坊刘先生向记者表示,此前改造前,大桥底下有一栋蓝白色的违建房子,自从大桥建成起就一直存在,直到今年周边进行违建的统一拆除,不仅拆除了这个桥梁的安全隐患,而且还腾挪出来一大片的空间,改造成一个大型的广场,供给市民使用。

滑板爱好者在临江大道琶洲大桥底训练。

他说,“这里的视野十分开阔,对面就是琶洲的高楼大厦还有住宅群,还能看到海珠的赤岗塔。而且这附近的生态保持得好,早晚都有白鹭在这里觅食,不少白鹭目之所及就待在桥底歇息,还有不少摄影发烧友专门来这里拍摄水鸟。到了晚上周边不少街坊还会来这里跳广场舞,可惜这里没什么运动基础设施,要是补上就更好了。”

除此外,还有不少滑板发烧友在这里聚集玩滑板。“我们最近几个月都是在这边玩,这边的广场大,做滑行动作的时候,也不用担心空间不够,并且有两个不同的台阶,方便我们做跳跃的动作。周边能有一个广场给我们玩还是很开心的,以前还要跑到越秀、天河那边的广场去玩,路上浪费很多时间,家附近就能约上一帮朋友一起玩滑板,很带劲儿。”滑板爱好者小陈说道。

中山一立交

“城市地标”成为走马灯

中山一立交此前经常被过往的司机吐槽,得开近光灯才能放心通过。记者走访后,发现如今的中山一立交在多方面改造后,已经逐渐有了改善。据了解,此处路况十分复杂,立交的桥下空间被分割成多个区域,一个环岛分离多个车道,复杂的立交环境让不少通过的市民略有些晕头转向。

中山一立交镶嵌的城市地标。

负责此处环卫的陈师傅向记者介绍说,此前这里的桥下比较昏暗,改变最大的也就是此处的灯光,桥墩全部装上镂空的城市地标图案,有“五羊雕塑”、“镇海楼西塔”、“猎德大桥塔”和“中信大厦“等,晚上时分,这些图案还会透出灯光来,开车经过有“走马观灯”的既视感,十分趣至。另外,桥的两边也新添加上了植被,也给这一立交增加了一抹绿色。

有市民提出,改造后的桥下的确是比之前敞亮了不少,墙上的图案具有本地色彩,十分讨人喜欢。但不少行经此处电动车,都是在跟车行道跟车抢道,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建议能有辅警或者志愿者能够在这里指挥一下过往的非机动车遵守交通规则。

*埔立交

巴士港湾式公交站

医院(潭村)公交车站对于不少老广州来说,都是一个熟悉的交通站点,因为临近医院,人流量也很大,不少人对此前的站点的糟糕情况也有亲身经历。老广州Vickymama告诉记者,之前有一次从这里下车去暨南大学,觉得人行道非常难走,来往只有两米左右。灌木丛霸占了大量的空间,还有铁丝网围着,多个巴士入栈通道,有点乱,有点危险。

记者走访此处,发现如今也有了相当大的改善,原本的灌木丛、铁丝网已经被清除,空余出来的大量空间,中间的部分拓宽了人行道,并且人车分流。一边分离成三条车道,左边和中间两条车道是专用的公交道,最右边可以供其余车辆上下车,俨然成为了一个巴士的港湾。最边上的空间则是设置了石凳,供给行人休息的石凳,灰白相间的砖纹和灯饰装饰着墙面,富有现代气息。

专家意见:

活化大面积的高架桥空间可考虑引入第三方经营

林德景观设计总监*君告诉记者,城市高架桥底部空间活化应注意的三个要点。首先活化桥底选位应易管理,不要出现卫生,安全等管理死角。分布的功能要明确,充分调研周边社区人群需求,作为社区活动的补充。

其次,灯光需充足,高架桥下一般都比较暗,充足的灯光能改善使用者心理感受和解决一些安全监控问题。如果有种植物,植物需耐阴,易打理。设施要人性化,要考虑不同使用人群的特殊需求,例如老年人的无障碍通行需求。

最后,大面积的高架桥空间可考虑引入第三方经营,例如各种运动场,驾校,停车场等,解决城市用地紧张问题。

来源:信息时报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李琳

1
查看完整版本: 广州的这些桥,成了新打卡点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