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教师节的主题是:迎接*的二十大,培根铸魂育新人。
广大教师坚守为*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争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致敬辛勤耕耘的园丁们!
苏东青:
留住木棉花红心永相传
文/王悦
苏东青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城南小学*总支书记、校长。获评全国优秀共产*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先进工作者
教师笔记:把红色文化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
“我在校园里经常看到孩子们自发朗诵《强国有我》;合唱队的同学们每天早早到校自发组织红歌联唱;有的孩子在学校的碑林里临摹仁人志士留下的墨宝;还有省市级的优秀校讲解员在校外研学基地宣讲红色故事……把红色文化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一股浩然正气在校园里传递,先辈的革命精神融入到孩子们的灵魂深处,他们是最大的受益者。”
“红棉挺秀桃李芬芳,城南历史悠久辉煌。”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城南小学校歌的铿锵旋律每天激荡在校园的各个角落。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一大批满怀“拯救中华民族危难,舍我其谁”豪情的潮州进步青年,成为左翼文化运动的先锋,著名的“潮州六杰”中的五杰都出自城南小学。学校的辉煌历史令全校师生为之骄傲。
作为这份红色传统的守护者和接棒人,城南小学*总支书记、校长苏东青光荣当选*的二十大代表。她说:“一代共产*人有一代共产*人的使命和担当,作为一所百年学校的人民教师,我们要将‘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的要求贯穿始终,赓续红色血脉,担负起培养时代新人的神圣使命。”
01
用红色基因铸魂育人
除了“潮州六杰”中的五杰,城南小学还走出了国学大师饶宗颐、毛泽东的俄语翻译柯柏年等杰出人才。“了解*史、校史一直是师生们的必修课”,苏东青说。
“我今年十五岁,四年前在南方加入了红*,还参加了长征!”在城南小学的微剧场里,头顶闪闪红星,稚嫩可爱却光彩熠熠的孩子们,演绎着《红星照耀中国》的精彩片段……这是苏东青在城南小学策划开展的“从小学*史,永远跟*走”系列教育活动之一——故事微剧。
苏东青给孩子们讲红色故事
为让孩子们深入理解剧情和历史背景,老师和家长会给孩子们讲红色故事,并利用周末陪孩子们到红色基地进行沉浸式体验,饰演少年先锋队员的9岁小演员说:“一开始,台词怎么也记不住,不是这里错了就是那里漏词。在来到涵碧楼参观后,台词不用记就已经刻在了脑海里,我觉得我就是这位小红*,肩膀上也肩负着一样的使命。”
有的孩子说:“课文读了近百遍,但都没有表演一次印象深刻。演着演着,仿佛自己就成了剧本里的他,不自觉地走进人物的情感世界。”还有的孩子说:“语文学习用表演形式进行该多好!”在苏东青的带领下,老师们深挖学科、教材、生活中的红色基因,将*史学习渗透到教学中,分别开展了“经典阅读、故事微剧、歌曲传唱、革命书画、基地研学”等系列教育活动,同时还开发出一系列经典传承的校本教材。
“我当时启发老师创编剧本、手把手教孩子们指挥乐队,家长师生齐动员。最后的演出效果超出每个人的想象,很多孩子边演边流下激动的热泪,朋友圈都刷屏了!”说起当时的场景,苏东青至今仍激动不已。
学校里还有一道鲜亮的“红色教育风景线”,苏东青带领全校师生将*史与校史结合,把建*百年来四个历史时期的杰出校友事迹,以LED屏幕、宣传栏、黑板报、展览板、壁画墙等形式渗透到校园的各个角落,形成熠熠生辉的“红色风景”。她还把*员家长请进学校的“百年传承红色大讲堂”,给孩子们讲述红棉精神,送来“精神食粮”。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家要发展,中华要复兴,教育一定要先行,尤其要把红色文化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苏东青坚定地说。
01
让传统文化绽放校园
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潮州市考察时高度肯定潮州文化在岭南文化和中华文化体系中的地位:“潮州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我们要很好地去研究她,去爱这个城市,呵护好她,建设好她。”
苏东青出身教师家庭,土生土长于潮州,她牢记总书记嘱托,将厚重的潮州文化底蕴作为另一条主线进行传承。她倾注大量精力挖掘校友和社会资源,将潮州非遗大师请进校园,成立了“百师园非遗进校园工作室”。
工作室内,有的孩子飞针走线、针起珠落;有的剪刀在手,精心镂刻窗花剪纸;还有的捏泥拉坯,沉浸陶艺。“一级一非遗,每个孩子在小学六年中可以接触到珠绣、潮彩、潮州麦秆画、潮州剪纸、潮州陶瓷等六种非遗项目。我们城南小学还建立了一条全国少有的校园陶艺生产线,从捏泥、拉坯到上釉和烧制,都可以在教室里完成。陶艺已经成为城南小学的一张特色名片。”苏东青自豪地说。
打破班级壁垒,按学生特点与兴趣相结合开创的课后培养模式,源于年苏东青在参加广东省“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时,受北京十一学校选课走班制教学的启发,她在当时任教的湘桥区实验学校推行打破班级的“学科素养+艺体特长”的培养模式,利用课后托管的时间开设了乐器、表演、歌舞,体育、科学等九大类几十门课程,苏东青解释道:“我们的目标是让每个孩子都找到适合自己的兴趣爱好,而不是培养尖子生。”
苏东青还在全校开展“一班一品”,即一个班级一个艺体项目且六年连贯培养的艺体特长课程,56门课,每个班不重样。“湘桥区实验学校的模拟飞行在省内乃至全国比赛中屡获奖项,我们还把成功的教学模式复制到了广东全省。编程课不仅形成了特色校本教材,信息技术课老师也成为全省的学科骨干教师。”
这些特色课程异彩纷呈,但落地时却涉及资金、师资、安全等方方面面的管理问题,起初老师们并不十分支持。苏东青为此绞尽脑汁,一边与教师们沟通协调捋清工作方法,一边挖掘家长和校友资源以及培训机构的师资。她还带领学校与韩山师范学院和东莞、汕头等地区的学校共建战略合作伙伴学校联盟,成立名师工作坊,探索出一条“高校引领,校际联动,优势互补,共生共长”的教育发展新路子。
“积极探索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校园文化新样态,着力培养学生的文化艺术传承和创新能力,激发爱国情怀,陶冶道德情操,树立文化自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苏东青说。
筑牢红色教育“主阵地”,让传统文化浸润人心,苏东青带领全校师生不忘来时路,走好当下路,开拓未来路,以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和立德树人的扎实实践,向*的二十大交上一份合格的成绩单。
邰慧:
为孩子们的梦想插上翅膀
文/云淡
邰慧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十七中学新区学校小学部负责人,获评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教育笔记:不走进家庭就走不进孩子的内心
“班上有个男孩,爱打架爱骂人,家访时发现,原来爸爸脾气就不好;还有个女孩,朴素善良,家访时妈妈送我出门,顺手就拎起了邻居扔在楼道里的垃圾袋……家庭是教育的第一现场,你不可能仅通过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