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太湖地区棉花种植面积的扩展,使得该地区棉花产量增加,不仅为本地区内部棉纹织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原料,也向开始向闽粤等棉产并不丰富,而棉纺织业发达的地区销售。太湖地区向外输出棉花的同时,因该地区棉纺织生产的发展,亦开始从其他地区输入棉花。
明代太湖地区棉作的普及,与棉纺织品生产的日益商品化,推动了该地区棉业贸易的发展。至明中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太湖地区棉花不仅供应本地区内部棉纺织业的需求,也向外销售,同时开始输入其他棉产区的棉花;棉纱的贸易则以区域内销售为主;棉布除在地区域内流通销售外,更多的是面向全国各地。
一、棉花、纱贸易的发展
明中叶以后,随着北方的山东、河南、河北等地的植棉业迅速发展,鲁西、鲁西南地区及河南中部地区,成为华北地区重要的棉花生产基地,这些地区虽然棉产丰富,但棉纺织业却十分落后,所产棉花则大量输入到太湖地区,成为太湖地区棉纺织业重要的原料来源。
1.地产棉花的内销与外销
明中叶以后,太湖地区的棉纺织生产遍及城乡,“俗务纺织,不止乡落,虽城中亦然”的记载,多见于各府、县、镇的方志中。太湖地区出产的棉花,则为本地区众多的织户提供了棉纺织生产的原料,其中以苏、松两府棉产最多,棉农种植的棉花除自用之外,还将其作为商品出售。
棉花贸易集中在植棉地区的各市镇,这些棉花的集散地是植棉地区的各镇,如嘉定县的新径镇,“为棉花管屦所集”娄塘镇的棉花交易也具有一定的规模。
明人陈述的“娄塘晓市”练川八咏之一,反映了其市场交易状况:“晓星残月入娄东,坐贾行商处处通。灯影乱明河影外,市声遥隔水声中。鱼盐近海人皆利,粟帛依时价亦间。自古四民安一业,莫教趋竞背王风。”青浦县的朱家角,“商贾凑聚,贸易花布,今为巨镇”、每当秋季棉花收获之时,棉花交易则进入高潮。
崇祯《外岡志》秋观晓市中,则详细描述了花市高潮时的盛况:“镇产惟花、布。春夏间市人掉臂,至秋而花市凑集。每夜半各肆开列,悬灯张火,踵接肩摩,人语杂沓,道路拥挤,至晓而散”。从述描述可知棉花的交易时间多是半夜开市,天亮之时结束。棉农将棉花售与花行,花行再将棉花贩运至其他地区。
太湖地区棉花的内销,主要是从松江府、太仓州、嘉定县等棉产地,向邻近杭、嘉、湖三府供应的纺织所需。随着明中后期棉纺织生产的发展,杭、嘉、湖三府也出现了专事纺纱、织布的地区,如杭州府海宁县、嘉兴府的海盐县、湖州府乌程县等。但上述三府“地产木棉花甚少”,商贾往往“从旁郡贩绵花列肆”。
邑民购买棉花用以纺纱、织布,而松江府、太仓州、嘉定县,则是商人贩运棉花的重要货源地。而明代太湖地区棉花的外销,要是输往闽广等地,闽、广两地棉纺织业发达,但棉花的种植却不多。由于福广地区在地理位置上,是太湖地区的比邻区域,因此每年闽广商人都要从太湖地区购进大量棉花。
他们多由海路而来,从太仓州购入棉花。吴伟业的《梅村家藏稿》卷10《木棉吟》序中写道:“隆万中,闽商麇至,州(太仓)赖以饶。”“八月花熟,随取摊箱上,日晒夜露。待子干,用礼车乱去花中子,名净花。”。闽广所购买的是皮棉,即脱去棉核的净花,用船装运至闽广供本地棉纺织生产的需求。
2.外地棉花的输入
随着太湖地区棉纺织业的发展,本地区出产的棉花以难满足纺织生产的需要,加之明中叶以后北方地区植棉业的迅速发展,棉纺织业相对落后很多,使得北方的棉花开始大量贩运至太湖地区。山东东昌府唐、恩两县所产棉被誉为“北花第一”,多由“江淮贾客贸易,居人以此致富”。
而兖、东两府位于运河两岸,为棉花的贩运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棉花沿运河而下,直达太湖地区,正如时人所说:“今北土广树艺而昧于织,南土精织纤而寡于艺。若以此之棉学松之织,利当更倍。顾棉则方舟而鬻诸南,布则方舟而鬻诸北。”同时太湖地区棉纺织业,对棉花的大量需求,也促进了北方植棉业的发展。
并将太湖地区先进的棉纺织技术传入北方,从而为北方棉纺业在清代的兴起奠定了基础。需要指出的是,明代太湖地区棉花的商品化程度并不高,主要是集中棉产较多的太仓州等地,棉花进入市场销售是以农户纺织之外,有所剩余为前提。
而棉纱的贸易,主要是以花与纱的物物交换方式进行,太湖地区所属府、县、市镇的纺户将纺出的棉纱多是就地而行,小范围内的流通,极少有较长距离的贩运。只嘉兴府嘉善县的魏塘镇其出产棉纱甚为有名,常常通过水路由棉纱船载往松江府,以供应该府纺织之需。
二、棉布贸易的发展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场流通的加强,明中叶之后,太湖地区生产的棉布,除该地区内部的消费外,大部分销往周边地区,即晓、浙,及长江以北的淮、徐、扬等地;华北、西北地区,包括京师、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等地,华南、西南的闽、广、江西、云、贵等地。
以棉纺织业中心,松江府为例,其出产的标布为棉布贸易之大宗,多由秦晋大贾购买,运往西北边地九边销售。九边是明廷为了防备蒙古封建主的南侵,着手设置的*事防区。在明中后期(嘉靖年间)随着九边防御体系最终形成,戍守边镇的*数也逐年增长,至万历末已达万多,占明朝*数近八成。
再加上*丁家属及普通民户,每年棉布的需求量可以想象。随着明中叶以后赋税制度的改革,原来的征收实物变为折收银两,从而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边需市场。此外明中后期的“封贡通市”和议,使北方边境局势趋于安定,促进了边地贸易的繁荣发展,互市棉布需求量大。
无论是*需棉布,还是互市贸易所需棉布,对于棉纺织业落后的北方地区而言,仅凭自身力量难以筹措,只有通过市场购买来消化。由于九边多分布在山、陕境内,因此秦、晋大贾凭借其地理和交通上的优势,活跃于九边棉布贸易中,他们携巨资至太湖地区大量购买标布,这之中用于两省的消费有限,更多的是贩运至边镇。
作为*需物资供应九边,以及用于蒙汉边境互市。广东地区“所种吉贝,不足以供十郡之用也”,其冬季服用之布,“多至自吴、楚,松江之梭布,咸宁之大布,古人络绎而来”。其他如太仓州出产的棉布,“岁商贾货入两京,各郡邑以渔利”、嘉定县则由“商贾贩驚,近至杭、歡、清、济,远至蓟、辽、山、陕”。
常熟县的棉布,用之邑者有限,而捆载舟输,行贾于齐、鲁之境者常什六”,棉布贸易亦多集中于市镇,嘉定县的外网镇,明殷聘尹《外岡志》卷《沿革》中称:“至国朝成弘间而生齿日繁众”,虽经嘉靖倭乱,但“神宗初年,民益调密,俗称繁庶,四方之巨贾富驵,贸易花布者皆集于此,遂称雄镇焉”。
其中稀布主要集中在钱门塘市,“徽商躜居里中收买出贩”。新径镇则是“棉花、管屡所集,顷年浸盛。”,南翔镇“多徽商侨寓,百货填集,甲于诸镇。”罗店镇“徽商凑集,贸易之盛,几埒南翔矣。”南翔、罗店两镇以棉纱、布贸易为主,前者自万历以来,由于无赖香食,商人多徙避,镇遂衰落,不及罗店,则有了“金罗店、银南翔”之说。
松江府的朱家角镇以标布贸易为主,“商贾凑聚,贸易花布,京省标客往来不绝,今为巨镇。”时人这样描述当时棉布贸易的景象,“凡数千里外,装重货而来贩布者曰标商,领各商之货收布者曰庄户。乡人转售于庄,庄转售于标,其折淮而北走齐鲁之郊,仰给京师,达于九边,以清源为绾毂。
出长江之口,径楚蜀而散于闽、粤、秦、晋、滇、齡诸郡国,以完关为馆毂,是皆孔道要津。布商麋集舟车负载昼夜他鸯而不息,此天下之大命脉也。”这一时期,太湖地区的棉布销售已不仅仅局限于国内市场,随着明中叶以后朝贡贸易的衰落,以及对于白银需求的日益增长,私人海外贸易蓬勃发展起来,开拓了棉布的海外市场。
三、总结
明代在*府所推行的一系列,鼓励经济作物种植的*策推动之下,太湖地区棉作区域得到了扩展。至明中后期,该地区棉花的种植逐渐普及,形成了以松江府、太仓州为中心的沿江、沿海一带的产棉区。
棉作的普及为棉纺织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料,而纺织机具的改进提高了棉纺织业的生产效率,推动了棉纺织业商品生产的快速发展。棉纺织品生产的日益商品化,又促进了该地区棉业贸易的发展。本文就棉花、纱贸易的发展和棉布贸易的发展两方面展开叙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