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棉花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秀美边关绽放国门新风采
TUhjnbcbe - 2025/4/12 16:41:00

「本文来源:广西日报」

本报记者陈明桂通讯员黄燕梅姚慧敏

初秋骄阳,分外热烈。疾驰在南友高速公路上,透过车窗,记者看到远处一栋栋已完成米黄色墙面改造的农房焕然一新,格外显眼和迷人。

凭祥,南疆国门,当前正全面建设“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现代化国际口岸城市”。

8月10日,记者驱车沿着南友高速公路,来到凭祥镇柳班村板透屯和友谊镇礼茶村板价屯、隘口村弄斗屯、卡凤村关隘屯等村屯,实地踏访秀美边关新风采。

“风貌改造不仅让家园变漂亮,邻里之间的围墙打通了,大家的心墙也打通了。”礼茶村板价屯村民小组长曾顺飞说。

“村里搞乡村风貌提升,这里是我们的家,能够参与、见证家乡的变化,我们很高兴。”乡亲们对此十分自豪。

“以前都是泥路,客人走亲戚上门,都不能开车到家门口。风貌改造后,村民们无偿让出约平方米土地支持屯内道路及公共设施建设,道路都畅通了,出行很便利。”说起几个月来的变化,隘口村党总支部副书记梁春香深有感触。

“开展高速公路沿线村庄风貌塑造工作,打造凭祥市对外形象展示的重要窗口。”凭祥市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的目标。

凭祥市南友高速沿线乡村风貌提升,涉及凭祥镇和友谊镇2个镇、5个行政村、16个自然屯,共栋农房,占崇左市总任务的20.85%,是该市任务数最多的县(市)。

乡村风貌如何提升?如何做到有形有实更有魂?凭祥市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整体规划,统一风格。凭祥市邀请广西城乡规划设计院、华诚博远公司等专业设计单位,对南友高速公路沿线村屯进行实地调查和全程驻点,结合本地民房建筑特点,最终确定“南国边关·壮乡风情”农房风格主线。

“高速公路沿线乡村风貌提升,建筑色彩采用暖色调,屋顶为简洁的蓝灰色,墙面为温和的米黄色,墙体统一用木棉花元素装饰,寓意以党旗领航,带动更多群众像木棉花一样扎根边关,共建秀美边关新乡村。”凭祥市南友高速沿线乡村风貌提升工作指挥部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

记者所到之处,只见米黄色的墙体上,显眼的木棉花图案成为边关新乡村的特色标志。

走进柳班村板透屯,村屯洁净,闲置空地被改造成“微菜园”“微花园”,房屋外墙变成美丽的风景墙。

“柳班村在推进乡村风貌提升工作中,形成‘强、带、让、变、富’理念,和乡亲们共同建设美好家园。”柳班村党总支部书记李卫祖说。

每个季度,柳班村都会举行合作社分红仪式。该村有4家边贸合作社,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由固定资产出租、合作经营、边贸合作社分红等方式获得,从年3万元、年10万元、年50万元,到年7月底的万元,群众户均年增收元。

“环境好了、村庄美了、产业有了,最终受益的是村里人。”板透屯村民理事会成员李卓团说。

在友谊镇卡凤边境贸易货物监管中心前,车来车往,一辆辆大货车正在有序通关。

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红色元素融入乡村风貌,成为南疆国门新亮点。

隘口村弄斗屯距离南疆国门友谊关仅4公里,是自治区“两高”沿线农房改造第一批任务村屯。该屯在乡村建设和村庄整治中凸显红色主题和红色元素,以“守”“固”“兴”的爱国守边奉献精神为主线,打造边境线上的“红色村庄”,激励村民守边、固边、兴边。

截至目前,凭祥市南友高速沿线乡村风貌提升第一批农房风貌塑造开工栋,已全部完工。打造多处“微田园”“微果园”“微菜园”景观,构筑一条有文化、有产业、有治理、有示范的红色边境线。

1
查看完整版本: 秀美边关绽放国门新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