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列夫·托尔斯泰
曾经看过一个音乐剧《拜访森林》,第一幕结尾:长发姑娘从塔里被救了出来,和王子一起回到王宫;灰姑娘和王子结了婚,快乐地生活在一起了;面包师妻子怀了孩子,所有故事都是大团圆结局,皆大欢喜。
第二幕开始,故事情节急转直下。灰姑娘嫁给王子之后,觉得生活空虚,想要举办舞会;而王子也对灰姑娘感到厌倦,希望当初追到的是睡美人,甚至在森林里跟面包师妻子发生了一夜情。长发公主生下了双胞胎,但是婴儿唤起了女巫母亲带给她的痛苦经历,原生家庭给她带来的伤害使她缺乏安全感,她变得歇斯底里,王子开始远离她。面包师妻子,在生下孩子之后,开始嫌弃家里的空间小……
《拜访森林》海报
感情里总是“相爱容易相守难”,为什么我们婚姻总是那么脆弱,以至于不堪一击?
关于婚姻、爱与孤独、亲密关系我在《热锅上的家庭》这本书中找到了一个全新的、很有价值的参考,这是一本关于原生家庭的书籍,出版至今40年,长销不衰。
《热锅上的家庭》40周年纪念版
婚姻幸福的关键是,突破原生家庭的牢笼,找回失落的自己,成为独立的自我,接纳不完美的彼此。
接下来,我结合书中内容和个人感悟从“原生家庭的牢笼”、“亲密关系里的孤独和病态共生”、“做彼此的木棉花,回归幸福”三个方面来解读。
原生家庭:摆脱原生家庭的牢笼里,才能突破枷锁,活出自己
德国家庭治疗大师海灵格讲过这样一个寓言:一头熊,一直关在一个极其狭小的笼子里,它只有站着。后来,它从笼子里放出来了,可以爬着走,也可以打滚,但它却仍然一直站着。那个真实的笼子不在了,但似乎一直有一个虚幻的笼子限制着它。
我们只有了解这个笼子的存在,也就是了解原生家庭给我们带来的影响,才能破解自己的生命脚本,突破枷锁,还给自己一个璀璨的人生。
01“天下无不是的父母”是一句谎言
我们经常会听到以下的话: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毕竟他们是你的爸妈啊”“父母这么做还不都是为了你好”
这类父母永远打着为孩子好的名义,并且坚定不移地认为自己的决定是对的。而子女从小就在父母的影响之下,被灌输了“父母都是对的”的观念,他们天然地认为“父母永远都是对的,爸妈这么做都是为了我好”,然后否认父母给自己带来的伤害,并且不自己觉地将伤害合理化。
他们小时候会说,“都是我不听话,不好好学习,成绩差让父母没面子”。他们长大了会说,“是我不好,没有好好听父母的话,不要彩礼,所以老公看轻了我”。在书中,参与家庭治疗的卡罗琳(女主),就是从小在她母亲的控制下长大,他母亲的控制给她带来了很大的伤害。
“我想我一直很怕我妈。”卡罗琳狠狠吐了一口烟说,“就像我先生说的,到现在都还想讨好她。”她停顿了一下。“她对我很挑剔,不时地伤害我,总是把我弄得哭哭啼啼”“我做什么事她(卡罗琳的母亲)都不高兴——我管教孩子的方式、我住的地方、我穿的衣服……”
卡罗琳的母亲就是《原生家庭》里讲的“操控型父母”,这类父母喜欢维持子女的无力感,希望子女不离开她们。
这种控制其实是一种病态共生关系,心理学家玛格丽特·马勒,将6个月前的婴儿期称为正常共生期。而之后所有的共生,全部都是病态共生,这种共生是以另外一方失去自我为代价的。
02感情里的绞杀榕——“共生绞杀”,家会伤人
在热带雨林中,有一种植物叫做“绞杀榕”,鸟类很喜欢吃绞杀榕的种子,种子会随着鸟类粪便排出到别的树上,绞杀榕种子会就此发芽生根,它们的根很长,能够在地里扎得很深,以此获取更多的养分,然后绞杀榕缠着绕着这棵树开始疯狂生长,开始长藤,长叶子,直到这个这棵树被缠死。绞杀榕中间空出的那一段,就是原先这棵死掉的树留下的空隙。
绞杀榕
人类的“共生绞杀”是国内心理学家武志红提出来的概念,它跟绞杀榕这种生长方式很类似,绞杀榕一开始的力量很微弱,最后却能够杀死一颗苍天大树。
共生绞杀,就是我和你“融合”在一起,组成了“我们”,但这种融合需要杀死两方中一方的自我意志为代价。
共生关系的达成,需要一个强烈斗争过程,“我”和“你”必然要去争做“我们”这个共同体的代言人,而最终结果就是,“我”或“你”其中一个人占据了“我们”,而另一个人的自我消失了,也就是被绞杀掉了。——武志红
书中大卫的妹妹芭芭拉就生活这种病态的共生关系里,她母亲会为芭芭拉做“每一件事”,照顾小孩、跑腿、收拾行李。明明母亲不喜欢,但是不说,面对女儿得到指责,母亲也只会道歉,让女儿觉得自己充满愧疚。已经成年的芭芭拉没有办法独立,亲密关系也一团糟。
“你们现在两个的情形是两个人完全搅成了一团,根本无法分开。听起来好像是两个人的生活一直纠缠在一起一样。”——卡尔对芭芭拉跟她母亲关系的描述
想起《小欢喜》里,宋倩就是这样一个母亲,用“爱”绑架和控制女儿,她和丈夫离婚之后,所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