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年3月20日讯(记者袁征一方)疫情之下,整个深圳按下了“慢行键”,街道上没有了车水马龙,唯有木棉花怒放枝头。木棉花又叫英雄花,鲜艳的红色与深圳志愿者身上“红马甲”颜色一致,是一腔热血、勇挑重任、甘当无名英雄的红色。而所谓英雄,不过是平凡人挺身而出。中建八局南方公司的志愿者们,依旧奋斗在防疫一线,担当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守护者,用坚守助力“深圳速度”回归。
深圳街头的木棉花
中建八局南方公司志愿者集结
坚守一线超20天,37名志愿者与疫情“共进退”
在上沙社区,中建八局南方公司汕头亚青会三期项目员工宋禹辰与往常一样开始了“扫楼”工作——敲门、说明来意、登记、准备棉棒和采样管……与其他志愿者相比,他的动作更为熟练。因为他已经是在沙头街道社区服务超过20天的志愿者了。
志愿者们挨家挨户搜集居民信息
2月24日,宋禹辰接到深圳招募志愿者的号召后率先报名,连夜从汕头赶到深圳,成为公司第一批奔赴防控区服务的志愿者。2月28日,公司志愿者队伍一分为二,支援上沙社区,宋禹辰丝毫没有犹豫旋即随队奔赴上沙。3月12日,上沙社区志愿者需求量陡然增大,本来即将结束志愿服务的宋禹辰决定,又做了决定:留在上沙继续服务!
宋禹辰在搬运物资
20个志愿服务日里,面对深圳接近30度的天气,宋禹辰穿着厚实的防护服在上沙东村的小巷里穿梭,为居民配送外卖、快递等生活物资;在龙秋村的老式居民楼上下奔走,敲开一户户居民的大门,扫码登记开展上门协助核酸检测;在椰树村卡口处登记派发生鲜、速食等生活物资,满足封控区居民日常生活需要。防护服不透气,他要闷在里面长达五六个小时,不能喝水,也不能上厕所。身上的衣服干了湿,湿了又干。这些,宋禹辰都已当成家常便饭。
“我和大家同进退!”第一次可以结束时,宋禹辰选择不退。
“疫情不退我不退!”第二次可以结束时,宋禹辰再次选择不退。
本是平凡的选择,造就了英雄的精神。与宋禹辰一样,从进驻到现在依旧服务在沙头街道的中建八局南方公司志愿者还有37人。
参与社区转运十余次,“需要我,我就上”
出发前,程柯棣一遍遍检查着自己的防护措施是否到位,手禁不住有些哆嗦。这是他第一次执行协助转运密接者的任务。
来自中建八局南方公司深圳市体育中心项目的程柯棣一进入社区,就被分配到转运组,协助社区转运密接居民。程柯棣的第一次转运任务是在凌晨1点,根据名单上标注的地址,程柯棣和同伴敲开居民的家门。
志愿者协助转运工作
“来都来了,没什么可怕的!”程柯棣心里一横,核对人员信息、帮助居民穿防护服、告知注意事项……每一个步骤都打起了十二分精神。下楼,把居民送到了社区卡口,就在转移人员上车的那一刻,全程紧张的程柯棣突然提起勇气说:“没事的,很快就回来了,加油!”听到这话的居民,情绪缓和了许多,回身向程柯棣竖起来大拇指说道:“感谢你们,大家一起加油!”
“老实说开始心里还是有些害怕的,毕竟很多确诊病例都是在密接人员中发现的。”程柯棣有过这样的经历后已经释然,“但是无论怎样,需要我,我就上。”
对接密接人员协助做核酸
无畏,才能以英雄的姿态继续战斗。中建八局南方公司志愿者,在社区参与转运人员十余次,至今随时听候调遣。
“责任面前不分男女”,7名女生请战扫楼、搬运
来自中建八局南方公司党委工作部的文德艳,与公司第一批志愿者一同进驻下沙封控区开展志愿服务。听说要穿防护服,她还有点兴奋——穿上防护服就是抗疫一线的“大白”了。
文德艳穿上防护服
穿完防护服,文德艳并不觉得有多难受,起初还有些不当回事,但是后面的工作就让她感到有些吃力。进社区没走多久,耳边越来越清晰的,是走路时防护服摩擦的“沙沙”声和面罩下逐渐加重的喘气声。
城中村里的楼,只有楼梯没有电梯,所以爬楼梯“扫楼”是个力气活儿。爬到5层以后,文德艳就感觉到脚步越来越重,呼吸越来越重。呼出的气体,穿透口罩,在眼镜和防护面罩上结了一层厚厚的雾。汗水又和气水混合在一起,使得脸部不断传来瘙痒感。她本想伸手擦擦眼镜和面罩,抓一抓脸颊缓解一下,但看到手里已经出汗湿漉漉的手套,又打消了这个念头,只能不断挤眉弄眼,缓解这种不适感。
扫楼结束后,正准备换班的文德艳接到通知要去搬运物资,她又主动请战。志愿者小分队队队长觉得这个工作女孩子干太辛苦,试图劝服她。她很坚决地说:“责任面前不分男女,我可以我就上!”
志愿者们搬运物资
每次文德艳穿着防护服走过社区的巷道,都会听到楼上居民喊“大白辛苦了!”“感谢你们!”,此时,她心里感到无比欣慰。
毅勇前行,也能成为别人心中的英雄。中建八局南方公司志愿者者队伍中有7名女生,都成为了守护“疫”线的“大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