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英雄人物、广州起义领导人周文雍和他的革命爱人陈铁军感人肺腑的革命爱情故事为蓝本的话剧《木棉花开》自年创排公演至今已经连演12场。作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的献礼作品和思政、艺术教育情景教学话剧,《木棉花开》由五邑大学党委出品,五邑大学师生共同策划和创排,艺术再现了两个有着坚定信仰的共产党人,为了党的事业和革命斗争视死如归的革命热血精神,他们犹如盛开的红色木棉花,映衬共产党人的初心。
《木棉花开》剧照
“现在,我们要结婚了。就让这枪声,作为我们结婚的礼炮吧!” 年2月6日下午,广州东郊的黄花岗刑场上,一个年轻的女死刑犯大声呼喊着。人们在她的眼中看不到任何死亡将至的恐惧,她温柔地把丈夫内折的衬衣领子掏出来捋平,就像普通的新婚妻子一样,认真地为丈夫整理衣衫。这是一场在刑场上举行的悲壮婚礼,新郎叫周文雍,新娘叫陈铁军,他们在无数围观百姓的见证下,正式结为夫妇。
在场围观的百姓无不震惊错愕,他们中有不少都是常来刑场的看客,见惯了死囚在临刑前的崩溃和失态,但他们从没见过更没听说过,居然会有人把刑场当做结婚的礼堂。
事后,广州和香港的报纸都对这场悲壮凄美的刑场婚礼做了报道,聂荣臻看到后,把报纸剪下来随身带着,一直也不舍得丢掉。后来在长征的时候与周恩来夫妇遇上,告诉了他们这件事情。听到这一噩耗,邓颖超当场泪如雨下,周恩来也十分感动,他感慨地说:
陈周之间的爱情是“最纯真最高尚的爱情”。
话剧《木棉花开》剧照
“头可断,肢可折,革命精神不可灭。壮士头颅为党落,好汉身躯为群裂。”这是共产党员周文雍被捕后在监狱墙壁上写的一首不朽诗篇。
幕后花絮
该剧的编剧、导演,五邑大学美育教育中心主任宋思轩表示,“话剧《木棉花开》是五邑大学开设的情景教学精品课程,是五邑大学创新思政教育的成功案例,作为通识教育拓展课程面向全校学生开设。《木棉花开》的创排既是一次艺术表演活动,更是一堂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课,通过学生参演、学生观看的方式,让革命先烈的故事走进了学生们的内心,理解革命先烈的信仰、忠诚、牺牲、担当的精神,引发他们的情感共鸣。”
首演以来,场场观众爆满,全校数千名师生观演后无不感受到信仰带来的震撼和洗礼,他们纷纷在线写下热情感言,表达深切的感动。有学生写道“看完这场话剧,内心充满许许多多说不出来的感动。感觉自己就在这场革命当中。陈铁军和周文雍的革命爱情,他们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事迹,他们的勇敢,坚韧不屈的精神都让我为之动容,他们不怕牺牲,不为钱财,不求回报,只为中国人民的幸福生活而努力奋斗。最后的鞠躬真的是太感动了,令我泪流满面。让我坚定了自己的爱国信念!”
话剧《木棉花开》剧照
有学生在观剧中被信仰力量之美深深震撼,倾吐由衷的心声“信仰犹如一道光,为我们指明前行的方向;人若没有了信仰,就像失去了舵手的船只,迷失了方向,只能随波逐流。在《木棉花开》中,周文雍始终坚守自己的信仰,愿意为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奉献自己的生命。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年代,不仅要铭记历史,还要向先辈们学习,无论是身处何方,始终愿意为共产主义事业奉献终身!”
话剧《木棉花开》剧照
讲好党的故事,讲好英雄的故事,就要立足于讲述一个个真实的、鲜活的共产党人,周文雍和周铁军的革命信仰故事向我们诉说着如磐的初心、如山的信仰,他们的精神是我们取得革命胜利的制胜法宝,体现着党的理想信念和政治本色,话剧《木棉花开》就是要通过讲述鲜活的共产党员的故事让现代青年人打开一扇窗户,让他们了解那段红色历史,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同时也像种下一粒种子,让人们在内心激发情感认同,赓续红色基因、传承优良传统。
据悉,该剧经过数轮演出后,创作演出人员将进一步打磨完善作品,提升剧本品质和舞台艺术效果,以更高质量向年建党周年献礼。
责编:李克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