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棉花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走进黎族作家日记姜念光一江碧水向北流
TUhjnbcbe - 2024/6/4 18:26:00

本文转自:南海网

一江碧水向北流

姜念光

下了海三高速转上省道,不久,一条碧水出现在我们右侧。这就是海南第二大河昌化江了。它发源于海南岛中部的五指山山区,先从峰高林密的地方乘势奔流而下,时或隐入深涧,又或洞岀山林,到我遇见它的时候,已经由东向西一转而成自南向北,变得更加开阔,同时也从容平缓了许多。

今日天气晴好,空气清澄,蓝天白云皆如被无形之手精心擦拭过一样,天地之间有一种明亮和爽朗。满川流水就在这明朗里婀娜婉转,而河谷两岸,青山此起彼伏,各种葱茏的热带植物轮番铺排。我头倚着车窗,目不交睫。槟榔树笔直细密,椰子树羽叶纷披,间或出现粗壮但略显潦草的棕榈,当初我并不能准确分辨它们,看得多了,便觉得三者相像中也有着不小的区别,其情形就像三个远房的表兄弟。此外我还一再看到隐忍的橡胶树,招摇的芭蕉们,芒果树现在是空的,木瓜则团结着青青的果实。我识得的植物其实很少,如果遇见相貌奇异的陌生者,只能在停下车来的时候,借助手机软件的介绍与它们相识。

每到风景更好而公路稍宽的地方,同车的人会大呼小叫请求司机停下,然后在路边对着昌化江一边感叹一边拍照。偶尔发现水面上有漂荡的船只或曼飞的水鸟,或者注意到青草覆盖的河滩上自由自在的牛群,则又是一番指点和更长时间的流连。这样的时刻,除了大同小异的感叹词,能用于赞美的语言其实很少。这样的时刻,似有一支西贝柳斯风格的乐曲在心中悠扬而起。如果说昌化江是这首乐曲的主旋律,那么,在它左侧以每小时四十公里的速度前行的我和我们,是倾听者还是演奏者,或者只是一段副歌,一个经过句?

昌化江流经琼中、乐东、白沙、昌江等地,由昌江昌化港流入大海。千百年来,黎族人民生息于它的两岸,耕种,繁衍,歌唱,生活,所以它也被称为黎族人民的母亲河。而我今天来到这条河边,欣喜于它的美,惊异于它的人文和历史,我相信并不完全出自偶然。在所有自然地理造物中,我最喜欢的就是河流,涓细的或宽阔的,安静的或喧嚣的,不仅因为它哺育万物,养育文明;我认为河流本身还代表着一种理想的生命状态,不捐细大,包涵容纳,因为自觉更新而万古长存;我视河流为一种至高的心灵与精神象征,它总是启发思想,它所激起的情感总是刻骨铭心。也许,正是这种期待促成了这次相遇。

南海网的年轻朋友说,沿着昌化江走的这条省道,早就被称为海南最美公路了!虽然它什么时候都美,但是更美还是春天,到那时候,两岸丛生的木棉花就会怒放。我当然理解赫拉克利特所说的,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可是在这十一月的深秋,在昌化江边的此时,我已经在想了,什么时候或什么机会,能够重温这条公路和这条河流。

继续向北,不远处就是大广坝。高峡平湖,天光云影,会是这支乐曲的高潮部分吧。那里当然还不是今天的目的地,我们还要继续向北。我们要到江边乡白查村,探寻这方水土幽深的心灵。

年11月5日昌江

作家简介

姜念光,山东省金乡县人,现居北京。先后毕业于湖南某军校军事指挥专业、北京大学艺术学专业。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原《解放军文艺》杂志主编。长期从事图书与杂志编辑出版工作,曾主持策划多项国家重点出版项目,并获中国图书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等。八十年代末开始文学写作,作品发表于各类报刊,被收入百余种选本。年参加第十六届“青春诗会”。著有诗集《白马》《我们的暴雨星辰》《大地的教导》等,《我们的暴雨星辰》被列入“中国好诗”第三季。另有散文随笔、批评文章及学术文章若干。曾获第十一届“闻一多诗歌奖”、第九届“扬子江诗学奖”、第五届“刘伯温诗歌奖”杰出诗人奖、第七届“鲁迅文学奖”提名、第二届丰子恺散文奖、第五届长征文艺奖等。

点击查看专题

1
查看完整版本: 走进黎族作家日记姜念光一江碧水向北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