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棉花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尚能多情乃人间幸事读余秀华的小诗我
TUhjnbcbe - 2023/12/22 21:00:00


  余秀华自己也说过,她的作品到目前为止一直在写小情小爱,只因爱充盈着她的小小内心。诗人的作品就是诗人阅历过往时对生活的情爱体验记录,不写自己写谁呢?身逢和平盛世,只要能拼搏努力就能找到适合自己生存的方式。余秀华做到了。


  对余秀华来说,就是通过写作让她找到了自己的使命和快乐,并凭着自己的作品走进很多诗友的心里。余秀华很赞成一位诗友给她的留言:尚能多情乃是人间幸事。她还回复给诗友说“不怕别人无情,就怕自己”。可见女诗人感情的丰满度真的很高。这也是古往今来的诗人们所共有的特质。在这虎年的初春里按捺着一颗温暖的心,我们来读读余秀华的一首小诗吧。这首诗的名字叫《我在远方爱你》。


  《我在远方爱你》


  余秀华/诗

如一棵草抓住泥,横渡秋天

如一把泥,抓着慢慢枯萎的草

院子西头木棉灿烂,春风被西墙一挡

跌碎不见

我一开口,就是秋天了

有人驾车往云朵上赶

我语无伦次

说什么都漏风


  感性的诗友可能很熟悉网络上的一句话“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而诗人首先是因为深于感性、敏于感性才会写出诸多的作品。远方,是蕴藏在我们心里的梦想,充盈着我们诗意的情怀。不论是事业还是感情,未来可期是我们的真诚愿望。而对于诗人余秀华来说,对感情的期许也同样是她不变的初衷。从而这初衷一直体现在她的作品里。初读她的小诗《我在远方爱你》同样能感受到她对爱情的初衷的升华。


  这首诗比较短,仅有八行,却也被分为了三小节。


  第1节里用泥与草两个独立意象和它们并存于秋天的状态昭示了相隔于天涯海隅的一个人爱而不得的遗憾。我们传统的古典诗词通常以风、雅、颂为诗文载体,以赋、比、兴为艺术表现手法,来实现对心性、志趣的文字表达。现代诗歌也不例外,同样能以这三种表现手法来实现诗人情趣在语言文字上的艺术表达。余秀华这首诗的第1节就采用了比喻手法来起兴,来阐明她在感情上的神思游历于爱与被爱之间,非常形象生动。


  草离开泥土不易生存;泥土离开草易变为荒土。这两者相互依存的关系让诗人在它们之间轮换着进行意象的自比。把自己比喻成一株小草,尽管显得很卑微,但卑微之心也是需要爱情的滋润,呵护,完美;把自己比喻成一把泥土,可是不生长花草树木的泥土是可悲的,凄凉的,贫瘠的,有了花草树木植根于其间它能充满生机,有了希望,多一份精神世界的营养。


  第二行里“一棵慢慢枯萎的草”,象征着对尽管不完美的爱情或者情人的机遇,她也想去抓住或者把握好。这一节算是对题目《我的远方爱你》所进行的生动形象的阐释补充与延伸。


  小诗的第2节一共有四行诗。第1和第2行在表达一种颇为挫折的人生爱情境界。木棉花在春上的时候开放,初春正是它们花枝灿烂的季节。诗人在这里用来自喻她曾经美丽的青春时光。春风,被诗人用来象征爱情的机遇。因此,诗人所谓的春风被西墙一挡就跌碎不见了,含义也就不言而喻了。


  第3行在表达一种更可悲的境界:一个女人还来不及爱或者说没有等上爱的到来,而她就要垂垂欲老。可是,这都挡不住她对那浪漫情感的幻想与追求,哪怕是遥不可及的:“有人驾车往云朵上赶”。而这人就是她自己。这一节里的诗句显得象征意味深重,但诗意并不隐晦涩涩,想一下也能明白它的意思。


  诗的第3节既是对前两节的涵概,也是对的一位深困于情的女子形象的逼真描写。我们初读前两节诗,确实感到有一种颠三倒四的感觉,好像诗人在涂鸦一般乱写一通。但当我们反复读几遍后就会明白诗人的高明之处在于:在紧紧扣题的同时,利用不同的诗歌意象来表达出情困于心却锲而不舍的坚贞和浪漫,这正是贯穿于全诗的流动脉络。人在语无伦次时仿佛是一种啰嗦的毛病,但对于一些时候的人来讲,这又是一种深情。说什么都漏风,是旁人一听就能明白那女子已经陷入爱情的囹圄当中了。


  余秀华曾经以歌手李健为倾慕对象写过几首诗,李健读后对她的才情也赞叹不已,称她是“云间写诗,泥里生活”的诗人。而这首题为《我在远方爱你》的小诗不乏生动形象之句,颇能令人品味。许多诗友们也对这一首小诗赞口不绝。


  有的留言说“漏风不重要,重要的是敢说,敢做。人这一辈子不容易,起码不能亏待了自己……”,有的说“精妙。语无伦次的爱啊,狼狈不堪,无处可藏,却又那么打动人心。”有的说“尚能多情乃人间幸事”,余秀华对其回复说“非常正确。不怕别人无情,是怕自己”。


  关于余秀华这首小诗,文友们喜欢么?欢迎交流讨论。欢迎

1
查看完整版本: 尚能多情乃人间幸事读余秀华的小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