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记者徐庆成孙妮
如果“建筑是石头的史诗”,那么每一个年代的献礼工程,本身就自带史诗般的宏大气势。6月16日,南国早报“百年人居人居百态”主题策划活动嘉宾——广西首批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徐洪涛,带领南国早报记者走进正在更新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这是年为自治区成立20周年大庆献礼工程。这一建筑背后,透露着怎样的时代韵律?
1时代选择题:传承和突破,该怎么选
年,从南宁望火楼向东南方向远眺,新建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格外醒目。因建筑设计特别,它还作为全国十大博物馆建筑之一,成为建筑学教科书上的经典案例。
年,作为博物馆室外延伸的文物苑建成,广西博物馆也成为国内最早开创馆苑结合、动静相辅模式的博物馆。尽管当年参观博物馆需要收费,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广西博物馆非常受市民和外地游客的欢迎,免费开放之后尤甚。
40年过后,广西曾经引以为傲的区博,陈旧,逼仄,略显老态,现在迎来了首次闭馆改扩建。
今年6月2日,广西博物馆改扩建项目新建主体已实现封顶,年秋天将是它重新绽放的日子。
它将以怎样的面貌示人?这个问题,徐洪涛思考了整整10年。他用一叠厚厚的设计手稿,试图去寻找答案:面对承载着广西历史文化、又代表着时代未来的博物馆,传承和突破,该怎么选?
大胆,创新,一直是徐洪涛的设计风格,从反响热烈的广西新媒体中心大厦就能窥斑见豹。但这一次,他决定致敬传统。
6月16日,在改扩建的广西博物馆施工现场,徐洪涛拿出了上世纪70年代中广西博物馆的设计图纸,泛*的图纸把大家带到过去的岁月。
“博物馆体现了壮族干栏式建筑的特征,一层为架空层。原来这块地是个池塘,为了依势而筑,保留风貌,建筑师把它设计成了独具特色的‘水上博物馆’。”
博物馆外立面刀片一般的垂直装饰线条,也让徐洪涛赞不绝口:“你们看看,这些‘刀片’多漂亮!”“刀片”其实是预制水泥板,只有大约5厘米厚,竖排于博物馆的外立面,体现了当时流行设计手法。徐洪涛说,这种大尺度又精细的预制水泥板,现在几乎找不到能做出这种工艺的人了。
博物馆内部,高达三层楼、左右对称的大王椰和木棉树壁画,略有破损,但线条流畅,色彩艳丽。每一片瓷片都不一样,壁画有上世纪70年代的风格,规整热烈。徐洪涛告诉记者,他费了很多心思,才保留下这两处壁画。在改扩建工程中,“修复”远比“拆掉”更费钱,也更费心血,设计施工单位为什么要保留这些老物件?
时代的记忆弥足珍贵,一旦丢失,就再也找不回来了。
但传承并不意味着原样照搬。徐洪涛说,新场馆内,会设计更大尺度、更灵活的展示空间,以满足当下日新月异的展览需求;会将咖啡厅、小剧场、多功能厅等融入布局中,成为网红打卡地,“让年轻人愿意到博物馆来约会”,让博物馆文化真正渗透进百姓生活。
2时代应用题:经济实用的建筑,如何能一举成名
徐洪涛告诉记者,他从年到年,以每10年为一个节点盘点了自治区大庆献礼工程特点,发现这些献礼工程,折射了各个时代的发展特色。
据介绍,新中国成立以来,南宁市的建筑发展大致经历了准备期(年~年)、探索期(年~年)、开拓期(年~年)、发展期(年~年)、繁荣期(年~年)。
新中国成立之初,受当时建设条件限制,人们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