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月23日,台湾知名作家林清玄去世,享年65岁。
他是台湾作家中最高产的一位,也是获得各类文学奖最多的一位,作品风靡华人世界几十年。
他的许多散文还多次被选作语文教材、高考语试题,是一代人心中不可磨灭的记忆。
有人评价:读他的文字总会给人清凉之感,醍醐灌顶之气,而且林清玄先生在教导启蒙孩子方面也别有一番深意。
就在年,林清玄先生自己用心编选了两册专写给青少年的作品选集,独家授权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他除了亲自拟定书名,还为两本书亲笔撰写了序言,其中一本就是《盛开于繁花的季节》。
这是林清玄先生生前授权的最后一套书,他为儿童与少年带去他对生命的温柔感悟。
今天,就和大家分享这本《盛开于繁花的季节》,于文字中与先生永不褪色的想象、永不失去的情感、永不变迁的优美,再度相逢。
序言与缅怀
《盛开于繁花的季节》是林清玄给儿童的一座文学花园,他在序言中这样写道:
一转眼,人已在千万里之外,六十年也匆匆地逝去了!
不论走得多远,不管时间多么长,我依然记得生命中那些最初的美。
春日里,山谷野地,百合花灵醒的白;夏天时,远方草原,木棉花映山的红;秋凉了,家后田地,油菜花金色的*;冬天到,萧萧的山,落下了灰色的叶。
还有时常穿越蓝天的彩虹。
第一次看见的美,是令人心颤的,每次在岁月时空回想,就有双倍的美。
美,是不可阻挡的,只要我们张开眼睛,敞开心胸,它就会随着风,进入我们的生命。
我的童年物质贫乏,却不觉得欠缺,主要是在很小很小的时候,我就张开了美的眼睛。
不只是美感动了我。
隐藏在美的内部的努力更令我震动,一整个繁花的季节,是一朵一朵的花所组成,每一朵花都那么努力,努力于芬芳、努力于完美。
努力于芬芳,是为了吸引蜜蜂来采集花蜜,授粉,以繁衍后代;努力于完美,是为了吸引蝴蝶,与远处的花相逢,而成就姻缘。
繁花有时,季节有时,而能与时空相应,成就世界的,是眼前努力的展现,花树与蜂蝶。每一只蜂蝶都飞过万花,而每一朵花都经过酷夏与寒冬,长久的等待,才有春天。
年少时候,我特别喜欢莲花。
有一次,我去买莲花,特别挑了花苞最饱满的紫莲花和蓝莲花。
正要离开的时候,被一个老人拽住了。
老人问我:“少年家!你在买莲花吗?”
我说:“对呀!我挑了一些花苞特别大的莲花!”
老人笑了,说:“错了!错了!你应该挑那些盛开的莲花!”
“为什么呢?”
“现在是早晨,早晨是莲花开放最好的时机,如果早上没开,很可能下午和晚上都不会开了!”
我听了大为吃惊,终于找到了买来的莲花常常不会开花的原因!
早上不开的莲花,下午和晚上都不会开了!
这真是石破天惊的启示。
我们的人生不也是如此吗?我们总是想着:明天再来努力!过了少年时代再努力也不迟!等大学毕业,我再来认识世界!
错过了繁花的季节,到了最后,草原寂寂、大地干裂、寒风呼号,开花,已经成为遥远的梦了!
在童年时代,我就立志成为作家。
近六十年来,我从未停止写作。
一路上,当然有许多考验、挫折、艰辛,由于保持最初的存心、梦想与追寻,总能渡河越山,跨过泥泞与荆棘,一边仰望天上的彩霞,一边俯视脚边的玫瑰,向万里无寸草处行去!
半生写作,老天已给我最好的报偿,我还怀有繁花盛开时的诗意与浪漫;我遇见最相知相契的伴侣,一起漫步于人生的花园。
我总深信,繁花间一只蝴蝶扑翅,就会为整个世界带来美,带来微风,带来春天。
在美好心灵开启的最好时代,在写作开始最初的发心,在春天最早的雷声里,我的许多价值与追寻都已经确立了。
浙江文艺出版社用了许多心力,重整我过去的作品,编辑成给儿童的选集,我取名为《盛开于繁花的季节》,希望能对初萌的文学之心有所启发。
现在,就是开花最好的季节,此刻,就是蝴蝶扑翅最好的时机;及时及地,即心即美,错过了,就失去了,不会再有彩虹临空的童年。
故事与忠告
书中,先生回忆了自己的少年生活。
为了求学,十四岁离开了家乡,为了生活,四处寻找打工的机会。为了省钱,租住在农人废弃的仓库,经常一天只吃一个馒头
当时,唯一支持林清玄的信念是,要成为一个作家。
从小学起,林清玄就激励自己,每天要写五百字的文章;初中开始,他每天写一千字的文章。
他期许自己,要让手、眼、心连成一线;也磨炼自己,要把生活、观点、思想熔成一炉。
林清玄从不放逸,每天清晨五点,与他的农夫房东一起醒来,整装写作。
当他打开稿纸的时候,农夫正走过窗前,准备下田。
看着农夫的背影,他总是痴痴地想着:“农夫终日下田,努力耕作,一年能有三熟,我只要把稿纸当成田地,努力耕作,有一天一定会丰收的!”
为了自我勉励,林清玄画了一幅画贴在墙上。一根凌空的枯枝,枝上没有树叶,只有一条黑色的毛虫,努力向上爬动。
在画上,他题了两句话:“今日踽踽独行,他日化蝶飞去。”
高中二年级,林清玄开始把稿子寄到报章杂志发表,才发现稿费比打工好多了,更加专心于写作。此时,又代表学校参加台南市作文比赛得了第一。
由于发表的作品日益增多,又被媒体誉为是“天生的作家”,林清玄逐渐走上作家之路。
高中毕业,林清玄读到玄奘的《大唐西域记》大受感动,写一句话挂在墙上:“向万里无寸草处行去!”
一路走向无寸草处,十四岁从故乡旗山出发,在古都台南待了四年,十八岁到台北,再从台北出发,五十年来,走过半个地球了。
八岁之后,手不释卷,上下而求索,读过的书早就破万卷,写过的文章也有数千万言了。
林清玄觉得,“万里与万卷”不只是立志,而是躬行实践,不舍昼夜。
幸喜的是,他的儿女从小在书香与稿纸中长大,都喜欢阅读,喜欢旅行;善于写作,善于表达。他们都度过了美好的少年时代。
这也是这套书的出版初衷。他对所有少年的祝愿:真挚、善良、美好、庄严,尽宇宙之力,迈向心里梦想的他方。
礼物与约定
林清玄先生的亲笔信中,脉脉温情藏在字里行间,需要细细品味。
聆听大师的跨时空寄语,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此外,这一版书装帧精心设计,图文并茂,大号字体,舒朗版式,打造舒适的阅读体验。
书签双面四色印刷,并贴出“林清玄”字样,独具匠心。
这套书,青少年读能培养情操底蕴、提高语文成绩;大人则可在烦闷时,拿起任选一篇阅读,从生活的纷扰中抽离,获得片刻的宁静。
同时,它还是林清玄先生,送给大家最后的书香礼物。
人间无我,见字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