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棉花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专访雄狮少年孙海鹏张苗广东醒狮如何
TUhjnbcbe - 2023/9/17 18:53:00

“没有流量、没有IP、没有卡司”,这是监制张苗在许多采访中对于国产动画电影《雄狮少年》的描述;但在电影上映几天后,这个“三无产品”却以国产动画黑马的身姿,赢得了业内口碑以及观众的一众好评。

有人说,它证明了国产动画发展到如今,已拥有了媲美欧美的强大CG特效;也有人说,它拆除了过往中国风动画依赖于传统神话的“引擎”,转而引入了新的现实主义叙事框架;更有人说,它以一个具有普适性的动画人物入手,塑造了一个新的“中国少年宇宙”。

在电影正式公映前夕,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专访了《雄狮少年》的导演孙海鹏和监制张苗,针对这部电影的采风取景、CG制作,以及导演的个人故事等进行了采访。

与近年来市场的流行国产动画电影大相径庭,《雄狮少年》是一部原创现实题材动画电影。该电影讲述了一名身体孱弱的广东留守少年阿娟,常年与在广州打工的父母分隔两地。在一次村里的舞狮大会上,他遇到了和自己同名的舞狮少女阿娟。在对方鼓励下,少年阿娟下定决心要参加狮王争霸赛,证明自己也能“病猫变雄狮”。

随后,阿娟与好友阿猫、阿狗共同组成了一支雄狮队,拜师正在卖咸鱼的退役狮王阿强,燃起了他的“雄狮梦”,并排除万难,最终在争霸赛中成为新的狮王。

故事的最后,成为狮王的阿娟像师傅一样回到了现实生活,但他内心的那头“雄狮”已经被唤醒……

讲故事:

“我用广东醒狮展现烟火气”

熟悉的祠堂、木棉花、广东醒狮,熟悉的荔枝湾涌、骑楼、村头街巷,还有随时会让观众会心一笑的香港喜剧电影中的“梗”,就连电影配乐也选用了来自广东本土的九连真人以及五条人乐队……浓郁的岭南文化特色,让不少国内观众从《雄狮少年》中感受到了什么叫“粤味动画”。

尤其是舞狮元素,贯穿了《雄狮少年》全片。故事开篇便以水墨画的形式讲述了南北舞狮的历史与文化。而随着主角阿娟、阿猫、阿狗的成长,广东醒狮文化中的丰富细节也首度以动画的形式呈现:既展现了狮头制作的“点睛”工艺,也介绍了不同颜色狮头的讲究,同时对于舞狮仪式中的“腾、闪、跃、扑、登高、走梅花桩”等特色均被一一演绎出来。

而拍摄这部电影的导演孙海鹏,实则是一名从湖北小镇里走出来的“广漂”青年。谈及为何要以岭南舞狮文化为主题拍摄这部电影,孙海鹏和张苗表示,舞狮活动几乎贯穿了许多国人的童年,而作为代表的“广东醒狮”之所以源远流长,背后其实映射的是国潮崛起、民族自豪感不断增强的时代风貌。

广州日报:导演是湖北人,怎么想到拍摄一部岭南特色的舞狮动画?

孙海鹏:其实我年就在广州,一直都住在芳村这边。在广东的大街小巷,你很容易看到舞狮,这是一个很有烟火气的项目,在现场看的时候会非常感动,他们舞起来非常帅、很热血。

后来我发现,舞狮本身所能激发的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自豪感是可以承载人们的丰厚情感的,尤其是对于一些海外华人来说,他们对于醒狮也具有极强的文化认同感。所以从很早之前,我就想过用“广东醒狮”讲一个有烟火气的故事。~年,我和监制张苗商定好一起做一个项目,前后构思了好几个方案,其中最后一个方案就是包括“舞狮、少年、热血”三个关键词。

广州日报:舞狮文化通常呈现在真人电影里,为什么想到用动画形式展现?

张苗:关于舞狮的真人电影很多,像李连杰的《狮王争霸》就是一个典型,但舞狮如果采用实拍,其实动作难度很高。但是动画可以实现这一点,并且动画也是孙海鹏的强项,所以我们决定用自己最熟悉的方式去表达一个自己熟悉的故事。

广州日报:电影中对于舞狮文化有非常细致的普及,对此你们做了哪些采风和准备?

孙海鹏:当时我们主要接触了广州的*飞鸿舞狮队,他们很热心,也很希望可以用这种方式去推广舞狮文化,经过他们的讲解我们才了解,其实舞狮中有很多讲究,比如狮头的颜色有“刘备*、关公红、张飞黑”等,甚至在舞法上也有门道。所以为了把这部动画中的舞狮大戏拍好,我们特意派出了动画师、分镜师专门去学了很久的舞狮姿势和打鼓动作,同时还拍摄了许多动作资料,准备了将近一年多,我们才开始设计镜头。

至于环境采风,除了芳村和荔枝湾涌,还有顺德的两个村子,一个是北水村,一个是百丈村,其中尤其是百丈村,几乎很少有史料记载。这两个村子的房子比较老,村民也都保留着过去的生活习惯。但是还原老村的烟火气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我们尝试了很多次,最后发现你必须要熟悉村子里的一草一木,了解村民的生活习惯,所以我们的影片里把村民们日常生活中的拜佛、木棉花等元素加进去,立马就有了味道。

广州日报:这部电影的配乐也很有“粤味”,将流行乐队与国产动画做了一次融合升级。

孙海鹏:电影中九连真人的歌《莫欺少年穷》其实是很早就定下来了,我觉得他们的歌里有一种野草一样的生命力,这首歌当然也给了我很多灵感;而五条人的歌很有烟火气,我们故事中的“阿珍”和“阿强”,也是根据他们的歌来起名的;除此之外,目前我们的电影粤语版已经也进入到筹备阶段。

抠细节:

“一帧镜头渲染了13个小时”

从最初定档官宣到随后点映,再到如今公映,《雄狮少年》也曾因人物形象引起过争议,但是在口碑上,《雄狮少年》却凭借豆瓣8.3的开分,一跃成为今年的国产电影黑马。究其原因,该影片的CG特效达到了极高的水准。

影片中有两个镜头格外有代表性,一个镜头是打工仔阿娟在雨后的天台楼顶挥舞狮头,在都市的钢筋丛林中迎接东升旭日的画面;另一个是结尾处的水上百狮争霸大赛,上千名观众、上百头舞狮,这样的画面在国产动画电影中几乎前所未有。而从城市的规划布局、舞狮的流畅动作,甚至到每一个狮头的质感和毛发运动状态,都格外清晰、逼真;而毛发、水、火一直是动画制作的难点,从前期建模、绘制毛发,再到物理算法完成毛发的运动状态,解决相关技术问题都需要耗费大量精力。

国产动画电影如何在保证品质的情况下实现工业化,或许《雄狮少年》提供了一个范本。

广州日报:从目前的反馈来看,影片中的舞狮动作和狮头装饰的逼真度都受到了业内盛赞,制作过程是怎样的?

孙海鹏:确实,当时我对我们特效师的要求也很严格,我要求真实的狮子有多少根毛发,他们就要画多少根毛发。我们几乎是完全复原,因为南狮讲究的是神韵,一旦制作不到位,就会看得出来少了点什么。

最难的应该是最后那场戏,其实一开始我们非常担忧能不能做出那个效果:镜头里一共多只狮子,周围上千名观众,这样的画面确实很可怕;再加上我们观察到很多舞狮比赛都是在水上,所以最后决战的时候,我们也把赛场放在了水上,也存在狮子落水等各种情况,这么多毛发、水面,渲染下来很崩溃。我可以透露一些数字:这部动画里,我们最长的一帧镜头就渲染了13个小时;有的镜头反复渲染了10遍才成功。

广州日报:这部电影的动画制作仅用了一年多,如何在这么短时间内完成这些特效?

孙海鹏:这只能采取人海战术,一开始我们团队有40多人,到后期已经有了60~70人,特效和渲染全部是由我们自己完成。当然动画方面我们也请了很多外援,非常令我意外的是,如今国内一些做动画的外包公司都已经拥有了很强大的技术,他们也都完成得很好。

广州日报:像舞狮这样的画面,其实拍成真人电影也未尝不可,为何想要以动画的方式展现?

孙海鹏:这个问题其实在我拍摄过程中也曾疑惑过,但我直觉我要用动画做这个故事。直到动画出来之后我才发现,动画和实拍很不一样,实拍的是物理上的真实,所见即所得;但是动画的光影、动作、场景都是提炼过的,它的真实感更接近于心理上的真实。

寻共鸣:

“为国产动画加入现实意义”

在近些年的国产动画发展中,几乎每隔两年都会有一部肩负“国漫之光”重任的现象级影片诞生,如《大圣归来》《白蛇:缘起》《哪吒之魔童降世》;相比这些影片,《雄狮少年》无疑走了一条少有人走的路。它不再聚焦于神话传说,而是将故事的背景放置在现代的中国,而故事的主角也不再是传说人物,而是一名成长于广东顺德某个小村庄中的少年。

“用原创和现实主义标签,为中国动画探索一种新的可能性。”在采访中,曾监制过《我不是药神》《流浪地球》《你好,李焕英》等爆款电影的张苗,如是谈起他监制这款“三无产品”的初衷。

诚然,近几年的院线电影中不乏优秀的国产动画,但《雄狮少年》打开的是一个新思路。正如张苗在采访中所说:“我们想证明一点,中国动画发展到了今天,它已经拥有了无限可能性,讲好中国故事不仅仅是指历史传说,也应该包括时代故事,这是需要我们当代的文艺工作者去描绘的。”

广州日报:影片中加入了大量的人文关怀,包括像留守儿童这样的元素,你们是怎么想到塑造阿娟这样一个形象?

孙海鹏:其实我有将自己投射在阿娟身上,我从小也是生活在湖北钟祥的一个镇里,周边都是农村,小时候的我也是一个村口默默无闻的小孩,然后坐着小巴去城里求学、生活。这部电影里有很多我自己的影子,包括阿娟去城市打工时的迷茫和苦涩,这些情感我在拍摄时都会不自觉带入。这些部分我后来看了很多遍,依然会想流泪,这不是煽情的泪水,而是一种共情和热血。

张苗:一定程度上,阿娟戴上眼镜就是孙海鹏。其实一开始我们很确定的是要讲乡村发展的故事,而故事的时间设定在年,那时大量农民工参与城市建设,而留守儿童也因此成为社会

1
查看完整版本: 专访雄狮少年孙海鹏张苗广东醒狮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