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精神楹联
1
屡闻捷报笛盈耳,年值四八,又建新*;
长使英雄泪满襟,岁过三五,唯余铁道。
横批:泪洒撤编
2
绩显国中,问水问山丰碑在;
名扬海外,援朝援越胜利还。
横批:功名卓著
3
逢山开路山入云,累何必惧?
遇水架桥水翻浪,险岂能拦!
横批:铁兵豪迈
4
抡铁镐,铺铁轨,架铁桥,牵铁龙,铁色茫茫,铁血男儿称老铁;
唱*歌,振*威,鸣*鼓,壮*势,*旗熠熠,*营俊杰誉三*。
横批:铁*荣耀
5
再回头,东海风狂,南岭雨骤,西部荒漠,北国禁区,尝世上艰难困苦,志在四方通天路;
抬望眼,春花灼灼,夏日炎炎,秋风嗖嗖,冬雪飘飘,聚人间浓墨重彩,集于一心美中华。
横批:志在四方
铁道兵线路楹联
一神秘清绿
南连清水,北接绿园,踏七百里蛮荒,沙海基地通血脉;
路走酒泉,命系国运,隐四十年功绩,飞船卫星傲长空。
清绿线,全长余公里,是为工程(即酒泉卫星基地)。基地是绝密工程,清绿线是秘密专用线,隐姓埋名了40年,图不标,路无名。
二贵昆再长征
铁兵再长征,逢山开路,且把乌蒙作泥丸,十万青山赞梅花,
美罢滇池美黔岭;
劲旅真善战,遇水架桥,精修横断成大道,两千弱水曰可渡,
连着云贵连北京。
贵昆线的咽喉工程为梅花山长隧道和可渡河特大桥。
三胜迹成昆
长隧串群峰,彩练飞涧谷,闯生命禁区,铺三线钢铁路,路畅天惊,奇迹扬名全世界;
成都描蜀锦,昆明绘云烟,搜地宫展馆,嵌两江木棉花,花繁叶茂,精神闪亮新中国!
成昆沿线素有“地质博物馆”之称,它的建成被国际誉为生命禁区的奇迹。联合国展有《成昆铁路雕刻》。
木棉花,也称英雄花,就是攀枝花。攀枝花市位于成昆线的中点,三线重镇,金沙江与雅砻江交汇于此。
四决胜襄渝
走巴山,携汉水,叩武当,抵襄阳,铁流向远方,问谁可挡?
背给养,抢工期,扛机械,争速度,大路朝天阙,唯我能行!
五神奇南疆
火焰山,冰大坂,通天河,女儿国,师徒四人取经行,历几多磨难,这里西游传神话;
忍炎暑,抗严寒,螺旋洞,迂回线,铁旅五载修路史,尝何等艰辛,南疆此后成坦途。
楹联,是一种对偶文学,又称对联、门对、春贴、春联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楹联起源于桃符。古时在桃木板上画上神灵的符号,如图像、名字的被称为桃符。现在人们以桃符代指春联。楹联是汉字上的对偶语句。对偶句,见于骈文,写得好的有南北朝文学家庾信的《哀江南赋序》。骈文,起于汉代盛于南北朝。
骈文与律诗是楹联的两大源头。楹联又吸收了古体诗、散文、词曲等的特点。其中律诗句式对平仄要求最严,古体诗句式则除了对句末平仄有要求外,其他位置平仄不拘。楹联讲究对偶。要求上下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同、结构相同,言简意赅,是汉语言文学独特的艺术形式。
老邱,这位从铁道兵成长起来的作家,用楹联这种文学艺术形式书写铁兵情怀,究竟想把读者带进何方世界,传递什么文学信息?那就请读者与笔者一起分享:
铁道兵精神楹联
1
屡闻捷报笛盈耳,年值四八,又建新*;
长使英雄泪满襟,岁过三五,唯余铁道。
横批:泪洒撤编
作者把读者带进年几十万铁道兵将士泪洒撤编的那一刻。上下联皆忆往,对联首句用七言诗句,二、三句用骈文。上联行文喜庆,下联行文无奈,“长使英雄泪满襟”,“唯余铁道”,则活灵活现地描绘出将士们痛失所爱的无奈与终生无悔的复杂心情,如一语中的,道出了所有铁道兵的心声!这首楹联“四八”与“三五“的含义,铁道兵才读得懂,指年成立铁道兵团,35年后铁道兵撤编。此楹联的创作手法,是抓住铁道兵*种始末的两起典型事件。艺术特点,是巧比。
2
绩显国中,问水问山丰碑在;
名扬海外,援朝援越胜利还。
横批:功名卓著
作者追忆铁道兵的功勋,用“功名卓著”概括。功名卓著,叩问谁呢?作者设问“国中”,“问水问山丰碑在”;设问“海外”,“援朝援越胜利还”。“绩显国中”与“名扬海外”两句,成对仗。“问水问山丰碑在”与“援朝援越胜利还”两句,用了设问,假设是流水对。流水对,是上下两句的意思互相依存,在意义上才构成一个完整的句子。
如顺承、因果、递进、假设、转折关系。此楹联的创作手法,是引用铁道兵两起重大援外战例。艺术特点,是巧问。
3
逢山开路山入云,累何必惧?
遇水架桥水翻浪,险岂能拦!
横批:铁兵豪迈
作者回首铁道兵修建成昆铁路时的艰难险恶,用“铁兵豪迈”概括。何以豪迈?作者挥毫以山水泼墨入画。“逢山开路山入云”,“遇水架桥水翻浪”。读者们知道,成昆线上,云贵高原上的天险在于高山与恶水。在极其恶劣的大自然环境中,“累何必惧”,“险岂能拦”,这两句,出言不凡,作者以口语入仗,形象地描绘出铁道兵战天斗地的豪迈气概。此楹联的创作手法,是去繁就简写天险。艺术特点,是巧设。
4
抡铁镐,铺铁轨,架铁桥,牵铁龙,铁色茫茫,铁血男儿称老铁;
唱*歌,振*威,鸣*鼓,壮*势,*旗熠熠,*营俊杰誉三*。
横批:铁*荣耀
作者追忆当年铁道兵修筑铁路时的场景,用“铁*荣耀”括总。为激活场景,使行文铿锵有力,作者灵活运用创作方法。在一首小小的楹联中,想要体现当年铁道兵艰苦卓绝的工作环境,作者在文体选择与文字提练上,下足了功夫。楹联前四句采用散文体,五句骈文,尾句七言诗句。在语言的运用上也很有特色,浓缩精华,彰显本色,用“铁”与“*”组词。这样,就活现出当年铁道兵的典型形象。此楹联的创作手法,是选择了适宜的文体。艺术特点,是巧用。
5
再回头,东海风狂,南岭雨骤,西部荒漠,北国禁区,尝世上艰难困苦,志在四方通天路;
抬望眼,春花灼灼,夏日炎炎,秋风嗖嗖,冬雪飘飘,聚人间浓墨重彩,集于一心美中华。
横批:志在四方
作者追忆当年铁道兵在祖国各地修筑铁道线的场景,用“志在四方”概括。志在四方,是铁道兵的情怀,也是铁道兵一生挥之不去的梦想!作者用“再回头”、“抬望眼”的画面,
再现东南西北望断人生梦,春夏秋冬抒尽中华情。铁道兵战士战天斗地,“尝世上艰难困苦”,“聚人间浓墨重彩”。“志在四方通天路”,“集于一心美中华”。这四句上下联的对偶句,使文意骤然升华。此楹联的创作手法,是上下联灵活选择对仗。艺术特点,是巧对。
作者在铁道兵精神楹联中,历数铁道兵的丰功伟绩后,意犹未尽,转身泼墨,于是一串串铁道明珠,忽地鲜活,突发异彩。神秘清绿是首联。这位年入伍的铁道兵作者,年退伍回到扬州后,长年从事**工作。作者从*不过6年,虽说在十师四十九团宣传股工作,无非是笔下文章腹中诗。这时间段的十师,驻地跨不出云南、四川、陕西、青海一带;而作者楹联的触角,视野宏阔,意境深邃。可见作者的铁道兵情怀,早已淬火成钢,修养颇多!
下面,请读者与笔者一起赏析铁道兵线路楹联:
铁道兵线路楹联
一神秘清绿
南连清水,北接绿园,踏七百里蛮荒,沙海基地通血脉;
路走酒泉,命系国运,隐四十年功绩,飞船卫星傲长空。
作者写神秘清绿,上下联前三句用骈文,后一句用律诗诗句。全联脉络清晰,上联点明方位线路,下联说明背景意义。当年铁道兵“踏七百里蛮荒”,“隐四十年功绩”,换来“沙海基地通血脉”,“飞船卫星傲长空”。作者通过描写铁道兵修筑清绿线的由来,歌颂背负国家重任,默默无闻的铁道兵情怀。此楹联的创作手法,下笔铺陈有序。艺术特点,有如淡中出奇。
二贵昆再长征
铁兵再长征,逢山开路,且把乌蒙作泥丸,十万青山赞梅花,
美罢滇池美黔岭;
劲旅真善战,遇水架桥,精修横断成大道,两千弱水曰可渡,
连着云贵连北京。
吟罢贵昆再长征,如看一幅画。楹联标题、内容紧扣,意境迭出。作者“且把乌蒙作泥丸”,不把天险当回事。铁道兵驻扎在十万大山,好不容易打通了梅花山隧道,作者却轻道一声“十万青山赞梅花”。铁道兵艰难转战云贵高原,作者却笑指云贵“美罢滇池美黔岭”。贵昆线铁路穿过横断山,湍流数千条,在可渡河上好不容易架了桥,作者却轻描淡写“精修横断成大道”,“两千弱水曰可渡”。作者运用反讽,故意把话说轻,而听者却知其份量。此楹联的创作手法,结构层次出神入化。艺术特点,语言多姿多彩,诙谐、风趣。
三胜迹成昆
长隧串群峰,彩练飞涧谷,闯生命禁区,铺三线钢铁路,路畅天惊,奇迹扬名全世界;
成都描蜀锦,昆明绘云烟,搜地宫展馆,嵌两江木棉花,花繁叶茂,精神闪亮新中国!
作者写胜迹成昆,上联写路,下联描秀,浑然一体,自然天成。作者写铁道兵修筑成昆线,用“串”、“飞”、“闯”、“铺”四字,山水雕色,“路畅天惊,奇迹扬名全世界。”上联尽管韵味稍逊,却有喻画工之妙!作者写成昆秀景,用“描”、“绘”、“搜”、“嵌”四字,绣景西南,“花繁叶茂,精神闪亮新中国!”下联妙句如珠落盘,叮咚有声。此楹联的创作手法,谋篇布局较完美。艺术特点,意境宏阔,言外之意丰富。
四决胜襄渝
走巴山,携汉水,叩武当,抵襄阳,铁流向远方,问谁可挡?
背给养,抢工期,扛机械,争速度,大路朝天阙,唯我能行!
作者写决胜襄渝,笔者感觉古韵扑面而来。楹联前四句用三言,五句用五言,六句用四言,皆古体诗古风之体裁。当然,四言多见于骈文。“巴山”、“汉水”、“武当“、“襄阳”是襄渝线的走向。“给养”、“工期“、“机械“、“速度“是铁道兵的词汇。“铁流向远方“,“大路朝天阙”是铁道兵的目标。“问谁可挡”,“唯我能行“是铁道兵的气概。作者酣畅淋漓,一气呵成,快哉快哉!此楹联的创作手法,犹如关公舞大刀。艺术特点,语言精练,气势雄浑。
五神奇南疆
火焰山,冰大坂,通天河,女儿国,师徒四人取经行,历几多磨难,这里西游传神话;
忍炎暑,抗严寒,螺旋洞,迂回线,铁旅五载修路史,尝何等艰辛,南疆此后成坦途。
作者写神奇南疆,看完此联,觉得上下联充满了神奇。上联引来了西游记唐僧上西方取经的神奇,下联引述了铁道兵修筑南疆铁路的神奇。作者把两件神奇事组合成神奇南疆,至于何等神奇?作者都说了。此楹联选用了古体诗句式。对偶句的,前两句用了言对。三句、四句、五句用了正对。末句的对偶由于受平仄的限制,使用了比较少见的交股对(“这里西游”和“南疆此后”)。如果末句不是律诗句式,平仄要求还可放宽。此楹联的创作手法,是借神话道神奇。艺术特点,是灵活运用楹联的文学体裁,构筑神奇故事。
赏析了邱光明战友十首楹联后,笔者想说的是,有的作者在构思文章的时候,他的灵感有时是很神奇的,往往超乎常人的想象。就连作者本人也难以理解,非要把瞬间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思想火花记录下来。记下的,可能是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这叫灵感。灵感是由知识积累,实践检验,逻辑推理而来的。读了老邱的楹联,笔者以为,作者是位有创作灵感的作家!
笔者还感觉到,邱光明战友在文学创作中,比较注重运用典型化的创作方法。如主题典型、素材典型、情节典型、语言典型等等。笔者还以为,文学作品,有了典型化,就有了灵魂。有灵魂的文学作品,是永恒的!
年12月25日
(图片来自网络,向原作者致谢!)
作者:陈汉裕
责编:李郎杰《白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