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广州第五十九期
不到广州,怎知春色如许?
木棉花盛放小区花径
三月的广州,春意盎然。花地河畔、西关一带、烈士陵园周边、城区马路两侧……数十万株开花乔木在城市各处灿烂开放,木棉、宫粉紫荆、簕杜鹃……真所谓花城无处不飞花。在水秀一路、陵园西路、洲头咀、人行天桥等开花点,有赶路的人停下脚步,感受自然的小确幸;有摄影爱好者对准镜头,留下最美光影。
互联网上,广州的多条“花路”不断刷屏,视频上的各色“花路”姹紫嫣红占满眼球。更有人说,“烟花三月应下广州”,因为此处无处不飞花。据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公开数据,近年,广州新种植数十万株开花乔木,形成上百个赏花点,四季鲜花次序开,春夏秋冬不同景,“花城”之称名副其实。
都说“人间四月芳菲尽”,但在广州,春有宫粉紫荆、木棉、桃花、樱花和杜鹃;夏有凤凰木、荷花、油桐;秋冬有美丽异木棉、梅花、红叶……可谓,四季草木常青、繁花不败,处处有花、季季有花。
日前,从花地河畔水秀一路开始,记者沿多条“花路”巡城觅春色,回溯花城古今,一路上,沿河走过曾经的岭南第一花乡,穿过名噪一时的十三行后花园所在地,看木棉守护英烈,赏两侧榕树遮阴,寻找一路一花,一路一景背后的故事。
华南农业大学内樱花绽放
花树卡片
木棉
木棉为广州市花,树姿巍峨,3~4月开花,先花后叶,一树橙红,花大而美,花红似火,树形具阳刚之美。正所谓“落叶开花飞火凤,参天擎日舞丹龙”,木棉是英雄之花,象征烈士的铮铮铁骨和一腔热血,也是广州人民革命精神和拼搏精神的象征。
抗清诗人陈恭尹《木棉花歌》云:“粤江二月三月来,千树万树朱华开。有如尧时十日出沧海,又似魏宫万炬环高台。复之如铃仰如爵,赤瓣熊熊星有角。浓须大面好英雄,壮气高冠何落落。”
杜鹃花
杜鹃花科,属落叶灌木或落叶灌木。中国是杜鹃花分布最多的国家,约有余种,杜鹃花种类繁多,花色绚丽,花、叶兼美。当2~3月杜鹃花竞相开放,绵延数里,姹紫嫣红、争香夺艳,映着山的水墨背景,组成了一幅气势磅礴的“醉人画卷”。徜徉于景区山路,山风拂面,山花烂漫,使游客流连忘返。
簕杜鹃
“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种植于广州市区座天桥,中心城区天桥变身为空中花廊。蓝天白云下,蜿蜒于高楼间的高架桥上的簕杜鹃争相绽放,紫色、红色等颜色搭配的花道,仿佛给高架桥描上了漂亮的花边,形成一道道蜿蜒穿行的靓丽的彩虹飞架,让冰冷的钢筋水泥桥变身为美丽“空中花廊”。市民和游客经过,仿佛置身灿烂的云霞中,身心愉悦。
宫粉紫荆
宫粉紫荆,树冠园伞形,盛花期3月中旬至4月初,花期约40天,花粉红色或淡紫色,芳香,花大色艳。在其半落叶的仲春时节,花之盛开早于新叶萌芽,花盛开时无叶,花序成串,密集地占据硕大的树冠。
花径:水秀一路-花海路-醉观公园
花地河畔寻春去,宫粉紫荆簕杜鹃。更遇妩媚玉堂春,醉观园内迷煞人。
宫粉紫荆花正盛游人赏花缓缓归
广州市荔湾区海龙街,紧邻花地河的水秀一路在这个春天彻底“火”了一把——进入3月,水秀一路路中及两侧种满的宫粉紫荆开得火热灿烂,眨眼间便把整条路变成了粉红相间的“花路”,绵延一公里,仿佛将整个春天染成一片粉色云霞。同一时间,这条花路的视频、相片在广州人的朋友圈里迅速刷屏。过去,这只是一条不知名的小路,但在这个春天,前往打卡者不计其数,甚至有人把它称为“广州最美赏花路”。
水秀路
3月18日,记者从广州环城高速交会处进入水秀一路西侧,沿路向东望去,路中及两侧宫粉紫荆一路盛放,或粉红或白色的花朵缀满枝头,三条粉白相间的花海彩带一路连绵,次第延伸。一路上,花开烂漫,春风徐来。有骑行的街坊听说了此处美景,带上专业相机前来拍照;有年轻女孩身着传统服饰,宫粉紫荆萦绕身侧,在朋友的镜头下留下春天倩影;也有学生拉着父母寻找花海最美处,说“老师要我们找到好看的地方并且拍下来”。
一名街道工作者透露,三年前,水秀路还只是一条断头丁字路,后来,在海龙街道重点打造下,路被打通,连同江北公园、花地河岸提升景观,周边一带大规模种植宫粉紫荆,多达四五千棵。该植物易于种植,且先花后叶,略有香味,花期为冬春季节,三月最盛,花形如蝶,开花时花团锦簇,落英缤纷,恰恰适合此处,而水秀一路也因此营造出了一幅“水秀花香”的春色美景。
实际上,宫粉紫荆也是近年来新晋的广州“花名片”。年,全广州的宫粉紫荆也就10万株,那一年,考虑到广州当时已有的观花树种的开花时间、形象特征、适生特性,结合市民喜好进行综合评估后,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选定了宫粉紫荆作为主题树种进行推广。如今,除水秀一路,市民在人民北路、流花路、花城大道、临江大道、海珠湖、海珠湿地、白云路、东湖路、*埔大道等处皆能一赏宫粉紫荆花海。
花地河畔,花开烂漫未止于此。“花地接花津,四时皆似春。一年三百六,日日卖花人。”这里的人们因花的美丽而赏花、识花,更因悠久的花地文化,自古便有与花为伴的生活习惯。水秀一路虽是新景,却延续了“千年花埭花犹盛”的独特韵味。这番韵味,也不只存于狭长的水秀一路。
花海路旁有秘境簕杜鹃花四季艳
从水秀一路向东出发约一公里,经龙溪路过河,随后向北拐入一条小道,名为花海路。花海路西侧紧邻花地河,废弃的广钢铁路部分路段位于其东侧,与之并行,为南北走向。路以花海为名,花海在何处?记者从花海路南侧向北行两百余米后找到了答案。只见一条东西走向的小道从花海路岔出,与广钢铁路相交处,大片簕杜鹃比人还高,占满两侧土地,成群绽放,还沿着铁路恣意生长,将此处的春天染成一片绛紫,娇艳动人。原本静谧的小路也变得热闹起来,20多人拿着手机或相机在花丛中拍照打卡,涵盖男女老少。
附近一直以种植为生的婆婆给一旁的农田里安然浇水,对这番热闹景象见怪不怪。当有人问她簕杜鹃是哪里来的,她也说不清楚。“以前这里就是铁路,后来才有这些簕杜鹃,也不知谁种的,就在这里长起来了。”一位住在附近的居民补充道:“可能是野生的,也可能是有人特意种的,附近很多人来散步打卡,也有很多会找地方的年轻人来拍美图,这里热闹得不行,就像个小公园,街坊邻里经常会在这里见面聊天,很舒服。”
花海路中藏着一片簕杜鹃花海
另一位街坊则透露,实际上,不远处的葵蓬凤溪村,正是广州的“簕杜鹃之乡”。簕杜鹃原产于美洲,后来才传入中国,小枝呈藤状,可蔓生成一大片,紫红色部分实为它的苞片,小花藏于其中。簕杜鹃只是广东地区的叫法,因花像“杜鹃云”一样火红,且枝条有扎人的锐刺——广东话称刺为“簕”,因此得名。据当地村民张飞焱和叶宇佳等口述整理汇总,华南国家植物园开园前后,凤溪居民彭棠、彭泽球等先后在那里从事植物养护管理工作并接触到簕杜鹃,发现其开花勤、容易养,无明显病虫害,于是开始引种。由于簕杜鹃是外来品种,当时,周边邻居也觉得新奇,也有人开始自发繁殖种植,掀起了一轮种簕杜鹃的风潮。
当时,当地人还把簕杜鹃、龙吐珠、茉莉花和菊花一起装框,用自行车载去市区售卖。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当地种植桃花的老师傅采用嫁接桃花的方式来嫁接簕杜鹃,加快了苗木的繁殖,簕杜鹃越来越火,周边的村庄受到启发,纷纷改种或增种簕杜鹃,以增加家庭收入。
广州天桥的勒杜鹃
颇有意思的是,如今,广州天桥的簕杜鹃亦是花开四季,百里花廊成为一道道漂亮的风景线,而这不仅得益于簕杜鹃色彩艳丽,生命力强,也离不开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的技术加持。
近年来,广州天桥绿化品种以簕杜鹃为主。而基质是植物根系生长的载体,广州利用绿化废弃物,研发配制出了天桥绿化的专用基质,并建立了簕杜鹃资源圃,目前已收集簕杜鹃品种近种,筛选推广了抗逆性较强、下垂效果好、颜色丰富的16个品种在桥梁上应用,综合运用品种筛选、智能灌溉、花期调控、防寒抗冻等多种技术措施,使如今的广州天桥在不同季节都有不同品种的簕杜鹃开花,基本上达到四季常绿、四季有花。
百年名筑醉观园岭南花木四时新
花海路、水秀一路、花地河都处于荔湾区芳村片区。这里地处珠三角平原,土地肥沃、水网交织,当地遍地种植花木,素有“花卉之乡”的美称。花地曾是唐宋年间扼南北交通咽喉的外贸大港——大通港之所在。彼时,南来北往的商贾带来各地花种,舶来的花卉多在该港登岸,久而久之,一片片沼泽湿地被开垦成了花田,花地之名由此而来,花地河亦因流经花地得名。
沿花海路和花地河继续向北走,接近珠江后航道,便到了广州人熟知的醉观公园。古人对花树之赏、之思,亦能从此处窥见一斑。
醉观公园方圆约3万余平方米,目之所及往往是玉棠春、玉兰、白兰等花木。清风徐来,说不尽岭南花乡的温柔细腻,亭、长廊、桥、湖以及各色花木融合为一体,绿意葱葱,蕴含着岭南园林建筑的审美和哲思。实际上,醉观公园周边一带曾是古园云集,就连醉观公园也是由清末八大名园之一——醉观园改建拓建而成。这些古园林多是花木培育基地与花卉贸易市场,也有一些是十三行商人的私家花园。
醉观公园,红云一般的簕杜鹃。
醉观公园内尚存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芳村私人园林六松园的古桥,即六松园古石桥。清末广州富贾潘有为的父亲潘振承在十三行赫赫有名,经营同文行,曾被法国杂志评为18世纪的“世界首富”。潘有为在上京任职前,在花地修建了一座园林给父亲养老,名六松园。此处水木亭阁,参差有致,庭前有溪,溪上有桥,过桥见山,绕山有径,古松翠竹,丹荔疏柳,步步是景。后来,这里也成了文人志士相聚之地,诗人张维屏曾寄寓此地,林则徐在广州禁烟时,亦曾亲赴六松园,与张维屏商量大计,探讨禁烟对策。
四时花木在传统岭南园林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岭南建筑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陈万里多年来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