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皮、洋葱皮,这些即使回收后,也一般只会发酵沤肥用于堆肥的“废料”,竟然可以被利用来给织物染色?这神奇的“魔法”,在3月21日广州艺术博物院的“乐善学堂”被展示给一众环保宣传志愿者,引发了阵阵惊叹声。一名体验了整个植物染流程的志愿者向同伴展示自己亲手染出的浅草绿披肩,惊喜道“这是我的作品!”来自广州市植物染技术研究会的导师表示,植物染艺术培训课程目的是把物料的作用发挥到最大,为地球减负。另一方面,“乐善学堂”希望把植物染技术教授给困难群体,让他们多一种技能、手艺,以降低生活成本甚至创造收入。
植物染艺术:既环保又美化生活
植物染艺术培训课程是广州艺术博物院“乐善学堂”携手广州市植物染技术研究会提供的公益课程。据活动负责人董慕贤介绍,乐善学堂是广州艺术博物院发挥国家重点美术馆的专业优势、履行博物馆社会责任的一个项目,致力于为广州市困难群体和社工(志愿者)提供文化实践和艺术学习机会。
《多子吉庆图轴》(清)吕焕成年绢本设色(广州艺术博物院藏)植物染是一种取材于植物色素古老又环保的染色技术,我国是最早使用植物染色工艺的国家之一。植物染中取材于蓝草(板蓝、蓼蓝、木蓝、马蓝等)的蓝染技术及蜡染工艺等属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核心环保技术是利用微生物发酵法,还原植物中的靛蓝色素再进行(氧化)染色,其染整工艺涉及生物、化学、染整工程等原理与技术。
“希望通过课程,让大家认识中华草木在中医药价值之外的染色价值,了解古画人物服饰色彩的民俗意义。”董慕贤告诉记者,课程还组织学员参与垃圾分类、废物利用的环保行动,通过夹染、扎染、蜡染、型染的学习创作植物染艺术品,以美化生活。
3月21日的课程,就是专门为环保宣传志愿者设置的课程。广州市植物染技术研究会会员、专职课程研发老师李映达介绍称:“在他们过往的活动中,一般只将这些材料收集回来,通过发酵沤肥来堆肥。而我们给他们开拓了一个新的环节,就是在堆肥之前,先拿这些‘废料’来染色;染色后的染液,通过沉淀,分离出澄清的液体,可以直接倒入污水渠,沉淀的物质堆肥;而染料在经过染色后不会消失,还是可以用于沤肥。”
创新传统工艺:实现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
正值早春,课程设计者用心地把目标定为染出浅草绿。“浅草绿是春天的绿叶和嫩草的颜色。柔和的浅草绿色寓意着生机、平静、舒适、和平、宁静、自然、环保等。”李映达笑着解释。
据了解,在中国古代,绿色服饰大多由蓝色、*色复染而成,根据染色步骤不用,呈现的绿色深浅不一,并带有不用身份象征。尽管绿色植物很常见,但由于叶绿素难以令纺织物着色,现知的文献中直接染绿的植物只有鼠李、丝瓜叶、鸭拓草。而现代使用上述植物手工印染的色彩不如工业染料呈色浓重,确有人文价值和环保意义。
《童戏图》局部(清)汪浦创作年份不详绢本设色(广州艺术博物院藏)要染出浅草绿,主要需要的材料是干橘皮。在此之前,研究会和艺博院联手组织了志愿者和学生,收集了一批常见的“垃圾材料”(包括此次用到的柑橘皮,还有洋葱皮、木棉花等),晒干用于染色。
李映达介绍,染色流程包括收集染料、配不同的媒染剂(有些地方叫固色剂)、利用不同的技法对天然织物(分植物纤维和动物纤维编织的织物)进行图样创作,染制,晾干等。
在技法上,中国传统有夹缬、绞缬、蜡缬和灰缬四大技法,在当代则细分为绞染、皱染(又称云染)、夹染、扎染、缝染、蜡染、糊染。活动当天,她使用的是皱染(又称云染)、夹染、扎染三种技法。
一名参加活动的环保志愿者告诉记者,自己首先因为被清新的色彩和染色工艺吸引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