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棉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棉花面面观来自新疆的长绒棉,全身都是宝 [复制链接]

1#

木棉与草棉

棉花不是花,而是植物种子上的棉毛。

棉花的来源大体可以分为两种——木棉科木棉(乔木)和锦葵科草棉等(灌木)。

木棉花木棉花药材木棉的“棉花”

木棉,原产于我国岭南地区,又名攀枝花、橦化树。木棉的花是一味清热利湿的中药。

而木棉的“棉花”则是木棉种子上的棉毛。这种棉花纤维短而细软,基本不能用来织布,现在多用来作枕头之类的填充物。

木棉树

汉代云南一带有橦化布,相传就是木棉的棉花织成的,是绩出来的(手工搓揉成线),不是纺出来的,所以产量非常低,但因品质高——“洁白不受污垢”而成为贡品。

武帝末有个官员孙幸,要征调大量橦化布进贡,而当地人民没日没夜地做都无法按量供应,索性反叛把孙幸杀了。

棉花(草棉)的花

现在我们说的、用的棉花,都是来自于锦葵科的草棉、树棉、陆地棉和海岛棉,都是灌木。

棉花的三大种类

棉花的质量,是由其棉纤维决定的,按其纤维的细度和长度可分为粗绒棉、细绒棉和长绒棉三大类。

粗绒棉,是我国古代主要种植的棉花。西汉时传入我国新疆地区的非洲棉(草棉)以及南北朝时期传入中国南方的亚洲棉(树棉,也称中棉,原产于印度,质量略高于非洲棉),都属于粗绒棉。

比之桑蚕,无采养之劳,有必收之效,比之苎麻,免缉绩之工,得御寒之益。可谓不麻而布,不茧而絮。——《农书》

南北朝至宋朝,棉花在我国南方已经广泛种植,毕竟棉布比丝绸成本低,比麻布、葛布要舒适而温暖。但受限于纺织技术的落后,棉布产量并没有特别突出。

直到元代,上海松江的道姑*道婆从海南带回了黎族的纺织技术,发明并推广了轧棉车,大大提升了棉布的产量,才使棉布远超丝、麻,达到了“以棉布衣被天下”的局面。

19世纪末,细绒棉和长绒棉陆续传入中国。细绒棉又名陆地棉,长绒棉又名海岛棉,都原产于中美洲和南美洲。

目前,我国棉区主要种植的是细绒棉,粗绒棉已趋淘汰,长绒棉主要栽培在新疆的阿克苏地区、喀什等地区。

长绒棉有“棉中极品”的美誉。但长绒棉生长期长,需要的光照热量大,即便是我国的新疆地区,也不是所有地区都适合种植长绒棉,主要种植的还是细绒棉。

年,新疆全域棉产量是万吨,其中长绒棉12万吨,占全产量的2.3%。所以说,新疆长绒棉,中国自己还不够用。

下面,从具体数据看下粗绒棉、细绒棉和长绒棉的区别——

粗绒棉纤维粗短,单纤维长度在18~22毫米之间,只能用于纺低支棉纱(支数越大纱线越细),色泽也相对黯淡。

细绒棉纤维较细长,单纤维直径在15~19微米之间,长度为23~31毫米,强度为3~5克,适宜纺制10~60号纱(号数越小纱线越细),色泽洁白。

长绒棉纤维最为细长,单纤维直径在12~15微米之间,长度为33~45毫米,强度为4~6克,适宜纺制4~12号纱,呈乳白色或淡棕色。

棉花甘温,御寒却冷

草棉甘温,御寒却冷,烧灰止血,冻瘃敷稳。——《本草纲目拾遗》

从中医的性味角度来看,棉花属于温性的,所以它保暖的效果特别好。你想呀,种植棉花需要大量的光照热量,春种秋收,吸收了一整个夏天的阳气。

万物皆是药,而这些药的功效作用于人体,不一定是要吃下去。《神农本草经》讲“服之”,也包括佩带、闻嗅和日常接触。

比如香囊、填充艾绒的坐垫、披肩、腰带,都能作用于人体。这些都是辛温之品,走窜性强,容易作用于人,但也散发较快。棉花甘温,甘则能守,能长久地温暖你。冬天阳光好的时候,棉被晒一晒,盖着比平时更温暖,它有守的力量。这是化纤棉永远无法企及的。

棉花全身都是宝

棉花、棉花壳和棉花籽,都是具有药用价值的本草。

棉花,有止血的作用。

我们现在打针或输液之后,都会用消*棉花球按着,一会儿就止血了。其实,棉花烧灰的止血能力才真的强,伤口流血,把棉花灰外敷在伤口上就能很快止血。棉花灰亦可内服,用于吐血、血崩等。

中医认为,血的红色属火,而一些烧灰或烧炭的药材(如蒲*炭、血余炭、莲房炭、墨)为黑色属水,水克火,故能止血。不管你信不信这个解释,但实际效果确实如此。

下血、血崩不止:棉花子烧灰存性,酒下立止。——《本草纲目拾遗》

棉花籽,烧灰也有止血的作用,籽多作用于下焦,故多用于血崩或痔疮出血。

子热补虚,暖腰治损,油*昏目,涂癣疥等。——《本草纲目拾遗》

棉籽性温热,入药可以温肾阳。

棉花籽榨的油,即棉籽油,也是一种食用油。过去在农村,棉花收获后,农民们就把棉花籽榨油。但因为棉籽是辛温之品,所以棉籽油吃多了,会升人的肝火,使人目昏。但棉籽油可以外用,涂冻疮效果特别好。

膈食膈气,用棉花壳,八九月采,不拘多少,煎当茶饮之,三日即愈。忌食鹅。——《本草纲目拾遗》

棉花壳煮水可治噎膈(食物吞咽受阻,或食入即吐)。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