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棉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这位广府后生仔用镜头将广州带上热搜 [复制链接]

1#
得了白癜风好治疗吗 http://pf.39.net/bdfyy/bdflx/190522/7157873.html

(本文转载自收藏拍卖杂志)

或许在很多人眼中,广州是红色的。它是木棉花的红色,地铁指示标识的红色,镇海楼的红色;

但在一些人眼中,广州是蓝色的。它是益力多阿姨的蓝色,白云集团的士的蓝色,珠江的蓝色;

还有人会觉得,广州是绿色的。它是大榕树的绿色,公交车站牌的绿色,农讲所的绿色。

可是,当你问Hobin,广州是什么颜色?他会回答,糖果色。他眼中的广州是五彩缤纷的,像上帝打翻了调色盘,彩虹糖随之倾泻而出。

《羊城七彩骑楼——嘉年华芬兰馆》

这是广州骑楼系列的第二组。延续第一组的元素,继续寻找收集广州的特色骑楼,并且每一张都在等待自行车或电动车恰巧经过骑楼时才按下快门。每张图都有着Hobin隐藏的小彩蛋。他会把店铺名称改为自己的英文名,曾经有不明真相的观众以为他手握一整条街的物业,直呼震惊!

Hobin,何许人也?或许你未必知道他的名字,但说不定在很多个无意的瞬间,你都透过他的眼睛,看到了不一样的广州。《羊城十二时辰》《羊城四季图鉴》已经成为他身上不可忽视的亮眼名片。

以上为《羊城十二时辰》中的三张作品

Hobin用镜头记录广州十二个时辰的变幻,通过梦幻而温馨的糖果色风格呈现不一样的羊城。

以上为《羊城四季图鉴》系列作品中的其中四张

谁说广州没有四季?他决定要把广州四季细微的变化之美展现给大家,于是开启了这个系列,用一年时间记录下了广州的四季物候。

年9月,《羊城十二时辰》这组作品一经发布,便登上热搜总榜第五。时光匆匆,他和广州的故事又续写了全新的篇章。适逢近期他在永庆坊和广州艺术博物院(下简称“艺博院”)的两个展览相继落下帷幕,跟随他的脚步,走进“光影广州”,听他细细讲述登上热搜后这一年多的生活巨变……

程贺彬

Hobin—MK

悉尼大学电影影像硕士

花城出版社《羊城十二时辰》作者

佳能官方合作摄影师

佳能摄影课堂特约讲师

广州马拉松赛官方摄影师

生活拐了一个弯,拿起相机捕捉广州的美

年,注定是载入史册的一年,许多人的人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正如上文提到的,当时从澳大利亚完成本科学业归国的他,与朋友外出时,看见暖阳下的东山口和北京路,不自觉地按下了快门,发布在微博后,反响居然很不错。

最终该热搜词条阅读量突破1.2亿

一个无意中的微博热搜让他被更多人所熟知,他当时也深感意外。毕竟,在此之前,他虽然也偶尔拍点照片,但尚处在摸索阶段,未成气候,只是发在朋友圈“孤芳自赏”。没想到,发在微博上,反而引起了这么大的轰动。而上热搜这件事,足足过了三天,他才知道。

Hobin在东山口“扫街”,寻找最佳取景地/南方都市报

说来也有趣,他与相机的起始可以追溯到高中时期。当时他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导演,在悉尼大学就读的专业也是电影影像。高二那年,父母给他买了第一台单反,于是他与志趣相投的同学组建了全校第一个微电影社团,他们联手拍摄了首部校园微电影。这部微电影还在学校小礼堂进行了“首映”,并拿到了很高的“票房”。

Hobin在拍摄短片。

不过,送他上热搜的,却是他的摄影作品,而现在占据他生活大部分时间的,也是走街串巷,用镜头记录下不一样的广州这回事。如果问他会不会感到离梦想更远了,他表示现在的生活没什么不好,不会感到遗憾,自己现在偶尔还是会拍视频。“摄影”和“摄像”两条线并行不悖,有时候还能相得益彰,他也一直在等一个合适的剧本拍一部长片。

出名要趁早,可出名之后呢?

安迪·沃霍尔曾说过:“在明天,每个人都能成名5分钟。”在社交网络异常发达的当下,一语成谶。“一战成名”很容易,但如何避免只成为“15分钟的名人”,背后要倾注的心血、付出的心力往往超乎常人的想象。

《羊城昼夜交替》组图之一《海心桥》

作为新一代的年轻艺术家,他通过经营自己的社交网络,不仅给作品与展览增加曝光度,而且大大拉近了自身与观众的距离。

《粤剧艺术博物馆》

在他的微博主页,他几乎事无巨细地回复了每一个人的留言。他与同好交流心得,给别人鼓舞和力量,更重要的是,他会给自己制定不同的拍摄主题,保证每周新作的稳定输出。

《东山口日常》

《生活里的光》

光、颜色、故事,是他看重的三大创作元素。为了等到一个完美的光线,他可以在一个地方守候数小时,甚至回到家后,感到不满意,第二天会立刻再去“此地”重拍。后期反复调试,一张照片可以调一个多星期,直到认为这张照片的“质感”是对的为止。

《东山—柠檬茶味的午后》。又见彩蛋,这次你发现个中的奥妙了吗?

正因如此,他习惯一个人去“扫街”。有一次,他从北京路一直走到体育西。他笑言,应该很少有人能“顶得顺”。他现在连和朋友喝一次下午茶的时间都没有,多少有点被生活推着走的意思。不过,他并不抱怨,直言生活总是“有得必有失”的。

Hobin受到墨尔本摄影师BenThomas(本·托马斯)的启发,开始尝试用“糖果色”拍摄广州。这是该摄影师拍摄的其中一张作品,从中可以看出他鲜明的艺术创作风格。利用低对比度色调,摄影素材避免大光比、大色彩反差进行后期处理,形成了这种“糖果色”影调。

Hobin的另一个偶像是导演韦斯·安德森,代表作《布达佩斯大饭店》《法兰西特派》。他的每部作品都有强烈的自我风格,故事情节通常在色彩上高艳明亮,是传说中的最会玩色彩的导演之一。受其影响,Hobin的作品在构图和调色上都十分对称、饱满。

《羊城七彩骑楼—北京路》

与《布达佩斯大饭店》经典建筑剧照相比对,可明显看出韦斯·安德森对其艺术创作之路上的影响。

在这个时代,社交网络给艺术创作者提供了另一个展示作品的机会,许多生活在其他城市的人也纷纷留言让他解锁他们的城市。他小试牛刀的《长沙十二时辰》也受到许多当地人的欢迎。

在长沙的摄影作品中,他选择了一种偏青蓝的色调,认为这样更符合长沙“当代”与“复古”相映成趣的城市特色。虽然他深受本·托马斯和韦斯·安德森风格影响,但他不会每一个城市都使用“糖果色”,他会根据每一个城市不同的特性,相应地进行后期创作。

《长沙十二时辰》组图其中三张

对广州的城市记忆,皆化作“糖果色”

毕竟是土生土长的广府“后生哥”,在广州二十多年的生活经历,让他的摄影作品无论是前期构思取景还是后期的剪辑调色,都多多少少地包含着一份只属于广州这座城市的特色,对于网上把广州的一些地方称为“小京都”“小镰仓”的做法,他不以为然,毕竟广州无需为其他城市代言,它自身的美,无时无刻,随时随地,它很耐看与丰满。

由此,他怀抱着“宣传广州”的使命,希望引起广州人或对广州熟悉的朋友们的一份情感共鸣。现在的他,就算下大暴雨,也会想着,出门捕捉夜雨中的广州应该也是一个很不错的主意。

《大佛寺》

在取景地上,他倾向于寻找非明显地标建筑,却又能让人一眼觉察“啊,这果然是广州”的地方。

像西关那边的荔枝湾、骑楼街,还有麻石街这些有老广特色的地方,又或者是东山那一带。

在他看来,“广州本身就是一个新旧融合的城市,即便新的东西出现,旧的也会得以保留。如翻新的北京路、恩宁路,不会显得违和之余,反而更加推动了城市的活力,也慢慢形成了一种文化符号。正因如此,其实不需要只靠‘广州塔’才能让人知道这是广州。”

《羊城七彩骑楼—北京路》

《羊城昼夜交替》组图之一《荔枝湾》

《羊城昼夜交替》组图之一《恩宁路》

《羊城昼夜交替》组图之一《东山口》

穗月,总有甜与光,双展开启新阶段

生活不会辜负每一个努力的人。7月中旬,Hobin与“中国广州发布”联合在艺博院举办了“穗·月”城市光影摄影展。据悉,这是“广州红幸福城”年城市形象网络宣传活动的子品牌“烟火广州红”的主题活动。

艺博院展览海报

在此之前,今年的5月20日,他的另一个主题摄影展早已在永庆坊开幕。

永庆坊展览分为两种不同颜色的主题,紫色和糖果色,很好地区分了《羊城十二时辰》和《羊城四季图鉴》两组作品。

把两张照片变成了窗外的景色,羊城三月的广州,盛开了一大片如画般金灿灿的黄花风铃木,花开的季节,带来了温暖和希望。

展览现场

为了让两个展览都得到很好的呈现,他不仅要穿梭于两边的筹备会议,而且还需马不停蹄地拍摄新作品,并保证微博更新。他为艺博院的展览,专门拍摄了一组新作品——“西关记忆”。历时一年多的筹备,两个展览先后顺利开幕。

《色彩西关—荔湾湖》

《色彩西关—恩宁路》

得益于这两个展览,他首次尝试了数字艺术与摄影作品相融合的呈现模式。艺博院的展馆整体以花作为元素贯穿始终,最后一个展厅为巨幕厅,作品会结合特效滚动播放,打破传统静态画框式的观展模式,运用数字化技术打造沉浸式艺术看展体验,氛围感拉满。因展期较短,不少不能亲临现场的观众,大呼可惜。

最后一个展厅用高科技手段向观众生动展示了广州城市积厚流光的底蕴与历久弥新的魅力,吸引众多观众在此拍照留念。

这两个展览也让他意识到,原来一个展览成功举办的背后可以有这么多“兵荒马乱”的故事。展览是一个经过多方沟通、妥协后呈现出的“综合最大化结果”。

正值暑假,很多家长会带着孩子前来参观,所以为了尽可能规避一切的安全隐患,在展览装置和陈列布展方面,做了很多次的调整,同时受限于资金和场地,许多“酷炫”的声光电装置只好暂且搁置。

展览现场用不同的媒介呈现他的摄影作品,给人不一样的观展体验。

尽管如此,他还是很高兴、很感谢有机会在永庆坊、艺博院办展,因为这两个地方是广州知名的文化地标之一。

办展是他一直以来的心愿,他想从线上转到线下,与更多人直面交流。在两个展览的开幕式,他都早早出现在现场,与许多摄影“大神”进行了友好的交流,有些人还会问他取景地是哪儿,一点也不端架子,非常谦虚,让他受宠若惊。

他还准备了张明信片用作给在场观众的“小惊喜”,没想到,一下子就派完了,“早知如此,真应该准备多一点,这样来得稍晚的观众也不至于那么失落。”

永庆坊展览开幕式当天,Hobin给在场观众做导览。

Hobin在《穗·月》开幕式当天与观众互动。

观众拿到明信片后,对照着《穗·月》现场展出的图片,合影留念。

与广州的故事未完待续

虽然永庆坊的展览也在今天正式闭展,但他一刻也不闲着,紧锣密鼓地筹划新书。不同于一般的摄影集,这本书的定位就是“图书”,所以需要他撰写不少文字,他表示比起写作,他更擅长拍摄,但他还是会尽己所能,做好这本书。

Hobin的摄影作品拼成的九宫格,处处显示着广州无尽的魅力/网络

书中以“主题篇”“时间篇”两大主题。“主题篇”分为“十二时辰”“四季图鉴”“七彩骑楼”“羊城昼夜”“羊城建筑”五章,以期对他这几年的摄影作品进行系统性、全面性的梳理。“时间篇”以时间顺序为线索,从日出到夜晚,划分为五个章节。每个篇章都囊括了创作想法、拍摄初衷、拍摄地点等多方面的介绍。

《日出》

《珠江晚霞》

《粤剧艺术博物馆—水中月》

《广州城市大景》

当下,他的脑海中总是带有许多奇思妙想,例如:在NFT上如何更好地呈现他的摄影作品?这是一种可取的方式吗?在哪张照片又可以“加塞”一点小彩蛋,保护版权之余,又给人新鲜的体验?

此外,他还会采取“大系列”与“小系列”并行的方式去挖掘广州这座城市更多样的一面,如以建筑为主题,以城市中的花卉为主题等,也不排除以后会拍摄美食,毕竟“食在广州”嘛。

《越秀绿·爬山虎》

在拍摄花卉主题时,他很少拍特写,而是更多地聚焦在花卉与现代城市建筑的有机结合、花与人日常生活的联系上。

《羊城四季图鉴》组图之一

Hobin捕捉到在黄风铃树下的环卫工作者们

因这糖果色调,模糊了世界的棱角,勾勒出人间的温柔,使他的摄影作品生出几分想象力和浪漫主义色彩。岁月静静地流淌,可以肯定的是,他一定会创作出更多与广州相关的故事。至于未来会怎样,且听下回分解吧。

(本文转载自收藏拍卖杂志)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